林博文專欄-切.格瓦拉的永恆傳奇

英俊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Che Guevara)已死了四十五年,世人對他的好奇心迄今仍未稍歇。他是一個永恆的浪漫造反派,也是一個被過度美化(甚至神化)的革命家。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和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都稱頌他是「最完美的人類」。

格瓦拉四十五年前(一九六七)的十月在玻利維亞打游擊被政府軍捕獲而遇害,死時才卅九歲。格瓦拉當年究竟怎麼死的,死前有無遺言?四十五年來一直爲世人所關心,他在就義前後充斥太多的傳說,主要是由於玻利維亞政府美國中央情報局幕後操縱與散佈。格瓦拉死後,兩手被砍斷送回阿根廷格氏原爲阿根廷醫生)以驗對指紋,並用巴黎運來的石膏做一副遺容面具。但他的遺體則被埋在一個荒廢的機場跑道底下,直至一九九九年七月其遺體始運返古巴(格氏生前已歸化爲古巴公民)安葬,古巴總統卡斯楚親自到機場迎接老戰友遺骸

當年親手逮捕並負責看守格瓦拉的玻利維亞突擊連連長,現年七十三歲的退役將領薩爾蒙,日前打破四十五年的緘默,首次透露他和格瓦拉的最後對話。格氏承認到非洲搞革命,一事無成,因非洲的問題不是意識形態之爭,而是部落火併。格氏亦承認到玻利維亞打游擊,也許是錯了,不懂玻國原住民印地安人)方言,無法溝通,因此一開始即陷入絕境。

廿世紀六十年代,世界各地普遍燃起反政府、反殖民、反體制、爭獨立的怒火。東西方的兩位革命家成爲全球左翼分子、造反游擊隊和不滿現實的年輕一代偶像,一個是毛澤東,另一個就是格瓦拉。「毛澤東思想」固然鼓舞了亞非拉三洲和西方的左翼運動,並孕育了毛派游擊隊,但格瓦拉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所散播的武裝革命理論親身領導遊擊隊轉戰高山叢林和沼澤的英勇事蹟,鄙視中產階級舒適生活的革命熱情,正直廉潔的操守、俊逸瀟灑的外表,以及浪漫的傳奇和神秘的死亡,使他在第三世界和西方左翼知識羣衆中的聲望與形象,遠遠超過毛澤東。

格瓦拉第一個妻子是秘魯左派激進分子,她最早向格氏介紹毛澤東的著作,特別是造反理論。古巴革命成功後,格瓦拉以古巴國家銀行行長身分於一九六○年十一月率領一個經濟訪問團訪問北京,格氏一見到周恩來即用法語說他想見毛主席,周說沒問題。兩天後,十一月十九日格瓦拉見到了他所崇拜的毛澤東,毛第一句話是:「你好年輕啊!切!」當時格瓦拉才卅二歲。毛又說:「你可能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銀行行長了!」

毛、周宴請格瓦拉時,格氏突然問周恩來:「如果蔣介石到中國來,你們會歡迎他嗎?你們會讓他做官嗎?或做部長?」周恩來回答之前先看了一眼老毛,周說:「我們會歡迎他來,我們也會讓他當部長或比部長還大的職位。格瓦拉熟讀毛澤東著作,他對毛、周和李先念說,當年蔣介石打你們的時候,號稱「圍剿」;我們在拉丁美洲搞革命,政府也說是「圍剿」我們,而且他們所使用的策略跟蔣介石很像。格瓦拉訪問北京的目的是求援,希望中共幫他們。毛、周同意向古巴買糖,並以五年時間貸六千萬美元給古巴,當時中共很窮,六千萬美元是一筆大數目。一九六五年二月,格瓦拉又率團到北京,那時中蘇交惡,古巴一面倒向莫斯科,中共很火。格瓦拉見到了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彭真和李先念等人,但未見到毛澤東。

格瓦拉於一九二八年出生於阿根廷一箇中產階級家庭,自小即患哮喘症,但他毅力過人,會讀書又擅運動,一九五三年讀完醫學院牙醫系。不過,他志不在行醫,而在搞革命,日後上山打游擊時,一面開槍,一面當軍醫。從青少年時代開始,格氏即愛看左翼刊物,每逢假日即旅行中南美洲各地,考察民不聊生和貧富懸殊的原因。他的結論是:唯有進行暴力革命才能解救人民。中情局於一九五四年在瓜地馬拉發動政變推翻左翼政府,格瓦拉了解到美國絕不會容許拉丁美洲國家出現左翼政權。他到墨西哥去,認識了卡斯楚,這一場相會,不僅改變了格瓦拉和卡斯楚的命運,亦重塑了古巴的歷史。

格瓦拉不習慣當官,他要做「永遠的游擊隊」,他跑到非洲去煽風點火,但徒勞無功,然後再回拉丁美洲打游擊,終於殉難。周恩來曾經批評格瓦拉所從事的是「盲動主義」,最後會走向絕路。中共搞革命時,亦曾陷入盲動主義的陷阱,老毛深知盲動主義之害,但他自己在建國後卻始終無法割捨盲動主義和極端主義,而使神州大地生靈塗炭

古巴攝影家阿伯特柯達於一九六○年三月五日爲格瓦拉所拍攝的照片,成爲全世界最風行,最熱門人頭照,格瓦拉的傳奇也就隨着那張照片的流傳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