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便利店P2P失敗!帳戶遭凍結 168間門市結束營業

鄰家便利商店。(圖/翻攝自鄰家便利店北京微博,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走在北京街頭,可見到各式各樣的超商門市,而連鎖超商「鄰家」曾在一年內高速擴張60間門市,甚至揚言將在一年內於北京開設2百間門市,一度被認爲可以跟7-11、全家品牌競爭,如今卻爆出停業消息,讓許多民衆消費撲空

根據第一財經報導,鄰里家(北京)商貿有限公於2日凌晨向供應商發出告知函稱公司於1日起停止總部各項業務,並陸續停止門店營業,停業原因是由於公司資金髮生問題,目前該公司帳戶內已無可支配資金。

告知函顯示,由於上述公司背後唯一出資方受到上海警方調查,導致公司銀戶帳戶被凍結。因爲公司處於發展階段,尚未真正實現盈利,依舊需要投資方投資經營,靠店鋪自身銷售收入仍入不敷出,且目前公司帳戶資金已被凍結,無可支配資金。由於無法公司法人股東取得聯繫,供應商與鄰家的債務債權只能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訴訟保全。

據瞭解,鄰家便利店隸屬於鄰里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7月,是當時擔任7-11北京高階主管王紫,帶着近30位管理層集體離職所創立。鄰家的裝潢貨品陳列都走日系風格,曾在一年內高速擴張60間門市,甚至揚言一年內要於北京地區開設2百間門市,目前在北京共有168家門市。

根據《第三隻眼看零售》報導,過去2年時間,鄰家能快速展店,多數還處於黃金地段,背後資本龐大、不畏高租金壓力是最主要的原因,但這樣會給投資人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業界人士分析,鄰家主要的問題還是背後的P2P經營模式讓往來資金凍結。

第一財經指出,超商產業如今正在風口,不少品牌都獲得資本青睞,但隨之而來的業績壓力也非常大。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便利店報告》顯示,超商的營運成本正在快速上升,主要原因是租金和人工資深零售人士沈軍就分析,「一家超商要盈利,每日營業額至少在人民幣5千~6千元(約新臺幣2.2萬元~2.7萬元),然而很多超商都難以達到,導致不少超商都虧損,讓超商迎來關店潮。」

沈軍指出,「在高速擴張和各類融資的背後,一定要注意風險,在經營方面,便利店是瑣碎且低毛利的行業,要經營好並不容易。從投資角度而言,過快地擴張和資金的助推未必是好事,急功近利地投入反而會引發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