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青/讓「N號房」的傷害離臺灣遠一點

林立青/工地主任、作家,着有《做工的人》

前幾天爆發N號房事件,讓我覺得很不舒服,當時我覺得這在追查有很大的困難,而且有很多感覺說不清楚,但是我還是覺得很疑惑,我一直認爲公佈個資不如交給司法單位起訴,可是有朋友告訴我,韓國犯罪很難定罪,反而是公佈個資以後可以公開示警,這讓我有點動搖:到底要追究到什麼程度?到底這事件應該怎麼解決或者去給我們什麼教訓,或者有什麼可以記下來的事情

我自己對於N號房事件有幾個觀察和重點

第一、極封閉的同溫層裡面,容易讓人失去現實世界的「制衡」和「道德」,很可能會爲了追求某種目標而助長人格劣根性和惡劣手段,像是爲了滿足某種政治立場製作假消息

這次事件則是更明顯,一開始N號房是接近於誘騙女性拍攝影片的分享,後來逐漸在匿名的團體中擴大,這種完全私密並且以對女性施暴社團,需要經過類似於「投名狀」的組織加入機制,都讓成員越來越追求極端,而且加以起鬨,甚至付費贊助,成爲共犯

第二、在匿名或者是半匿名狀況下的言論可以非常「自由」,但不代表是真誠的,很可能是破壞並且自私的,也可以極端的傷害他人,例如持續性的羞辱和打擊,這在N號房事件中似乎變得更爲明顯,目前有很多參與者認爲自己根本沒錯,花錢色情影片而已,有些人的辯詞則是認爲「我又沒有真的參與」「我只是當色情影片看而已」

我感到奇特的是,主嫌在曝光以後公開道歉,但是匿名或者是半匿名機制會讓其他加害者躲起來,以前有所謂「平庸的邪惡」,在21世紀很可能是「隱身的邪惡」,因爲匿名機制會保護仇恨和極端言論,尤其是針對女性時,這種更不把女性當人看的言論更加明顯,我不覺得這些說出持續羞辱性言論的人不知道自己在狡辯,但是在網路上,他們會繼續爲自己開脫。

第三、我觀察到一件事情有點奇特,是臺灣轉貼發文的的作家網紅或意見領袖很多,但是有一個特點是,不管年齡身分,只要你是「女人」似乎你就會被「指教」,原本我有想過可能是這些女性較爲溫柔善良,是較好的傾聽者,但後來發現不是,好像很多男人在網路上特別喜歡去「挑戰」或者「指正」女性的言論,有時候是無聊挑語病,有時候就真的只是繞着女生瞎扯淡。

這讓我覺得,很可能臺灣的文化下,女性公開發言是要冒比較大風險的,是會引來更多批評和無聊的討論的,或者是真的有人就只是要吸引女生注意力,這種狀況會讓女性「更不敢發聲」也「更不好說話」

南韓N號房性剝削案嫌犯趙主彬(조주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最後,我也去查了一下,每個國家出現的狀況其實都不大相同,中國過去有一種犯罪是告白失敗以後把對象的個資變成偷拍影片的檔名傷害女性的行爲出現,臺灣也有各種偷拍影片老司機上車的起鬨。但是中國有網路警察,臺灣則是有社會組織制衡,讓這種狀況會稍稍緩和一點。

我想說的是,N號房事件影響很大,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畢竟那在韓國,但我覺得臺灣人至少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不要去看那些單純進行性羞辱的爆料,應該檢舉。(二)不要理會匿名或半匿名曝光女性個資的言論,應該譴責。(三)不要去重視那些和公共議題無關的八卦,應該遠離。(四)不要在意那些跑到女生臉書上瞎扯淡的無聊留言,應該封鎖。(五)當有社會事件女性爲主要受害者時,理解其他女性的恐懼。(六)鼓勵並且尊重女性說出自己心聲

謹慎看待一個人在封閉同溫層的時間佔比並且小心每一個文化下的羣聚取樂,例如臺灣的求上車和母豬教。或許這樣臺灣可以好一點,離N號房事件遠一點。

熱門推薦》

全民震怒的韓國「N號房」事件如何再展現厭女情緒?

►缺乏安全感易被煽動!五個心理效應驅使你瘋狂囤貨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