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一生奉獻兒童文學 永遠不生氣的老爺爺

作家林良。(本報資料照片

「我就是喜歡寫溫馨東西,雖然不那麼引人注目,卻能給孩子榜樣、作模範。」國家文藝獎得主、作家林良,年逾90仍持續寫作,作品集《永遠的孩子》,整理他40年來在報紙撰寫的專欄文章真情訴說童年往事,被視爲《小太陽》前傳。書中更收錄多幅親筆插畫,充滿童趣

林良一生奉獻給兒童文學講話總是笑瞇瞇的,像個永遠不會生氣老爺爺代表作《小太陽》描寫他與妻子、三個女兒之間的生活,溫暖了好幾代臺灣人的心;《永遠的孩子》書寫時空則回到更早,第一篇就提到他的父母從不吵架,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他們遇到挫折時,彼此互相安慰,「那時我會有一個錯覺,以爲父親母親的父親,母親是父親的母親。」

林良表示:「我常認爲自己是一個很有福氣的人,儘管因爲幾次逃難,遍歷家道中落、人情冷暖的嚴格考驗,但是並不真正覺得這世界有多寒冷,心中永遠保有一股不滅的暖意。」林良認爲自己是一個永遠的孩子,「人只要回想到童年的事,就容易找回童心,童心促使你用好奇心去看這個世界,你會多看到一些美好的東西。」

林良生於1924年,自幼隨父母旅居日本神戶福建廈門,最後定居臺灣,臺灣師範學院畢業後,任職於《國語日報》,他以筆名子敏」發表散文,以本名爲小讀者寫作兒童文學,著作和翻譯作品多達200多冊。

童年往事 真情訴說

林良從民國60年代起爲《國語日報》家庭版寫專欄,一寫將近半世紀,一直持續到今天,每週一篇,從不拖稿。有一次好不容易覺得心情不錯,想提前交稿,前一天晚上9點開始動筆,熬到隔天早上9點,卻一個字都寫不出來,直到聽到一聲雞啼,才救了他。

「我在日本神戶住的時候,因爲周遭沒人養雞,所以沒聽過公雞啼,後來搬到廈門住,頭一次聽到雞啼,印象非常深刻,來到臺北聽到雞叫,又是另一種心情。於是我就把這段雞啼因緣寫下來,作爲這次專欄的主題。」

林良的字裡行間充滿溫暖,卻有好友擔心小孩看了這樣的文章,會不知人心險惡及社會黑暗,將來遇到問題無法應付,「我覺得剛好相反,現在書寫社會黑暗面的文章太多了,壞的東西到處都是,我寫溫馨的文章是刻意的,就是要讓孩子能看到這個社會溫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