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與鎮遠

公元1819年(清嘉慶二十四年),林則徐欽命赴任雲南鄉試考官。一路風塵僕僕,於7月2日來到“滇黔鎖鑰”的鎮遠古城。翌日,他與隨行人員又匆匆起程,進入施秉地區。

林則徐時年35歲,精力旺盛。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瞭解甚多,且愛之深切。他借赴任之機,沿途留心觀察,像徐霞客寫遊記那樣,每經一地,都要記下日記。是日,林則徐等一行由鎮遠起程,沿舞陽河畔驛道往施秉方向前進,他一路思考察看,詢問百姓,用日記錄下他從鎮遠至施秉舞陽河一帶的真實見聞。“寅刻行,天明過文德關。關側有五竅,竅中出泉,名雲根漏泉。又十里經相見坡,三重疊起,每陟一坡,則兩坡皆見。行人相去數裡,若覿面然。”這是舞陽河畔景緻的生動寫照。相見坡系舞陽三峽——西峽的一個大坡,其風貌正如古詩所云:“上坡面在山,下坡山在面。相見令人愁,何如不相見。”林則徐佇立坡上,俯瞰波濤洶涌的舞水,似銀龍翻滾東去。遠眺舞陽風貌,感觸良多。於是他寫下《鎮遠道中》一詩:

兩岸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

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

盤陟崩石無端,山前突兀復有山。

肩輿十步九扶掖,不爾傾蹶膚難完。

傳聞雨後更險絕,時有奔泉掣山裂。

此行幸值晴明來,峻阪馳驅九已折。

不敢腐睨千丈淵,昂頭但見山插天。

健兒撒手忽鳴炮,驚起羣山向天叫。

此詩逼真地描述了舞 陽河峻峭險流的山河風貌,後他編入《使滇吟草》一書中。日記往下續:“辰刻劉家莊飯,又行經華嚴洞,輿匆匆舁地,以未得觀爲憾。”華嚴洞舞陽河北岸山麓一天然溶洞,景觀奇特,尤其洞內古蹟可觀。林則徐赴任在急,未能一睹這黔東名洞而感到遺憾。設若能稍有閒暇一覽華嚴洞勝蹟,準會在衆多描繪華嚴洞的詩文中,更添一筆光彩,爲後人留下珍貴的墨跡,以豐富祖國洞穴文化寶庫。接下來是“又過望城坡,距施秉縣十里,而全城在望。城南兩山夾澗(即舞陽河入口諸葛峽——筆者),俗傳諸葛武候鑿以運糧者,明黔撫郭子章開之復塞。後黔督楊承疇,謂開此洞,可舟運至偏橋(即 施秉縣城——筆者)以達黃平,役千人此鑿之,不通而止。諺曰:‘若要此洞開,除非諸葛來。’蓋山削水急,每爲崩石壅斷故也。午刻抵施秉縣宿,縣北有巴施山南有秉溪,故名。”

林則徐的日記,精煉地記載瞭如此之多的人文景觀委實了不起!再則,林則徐除對諸葛亮、郭子章先生開拓疏浚諸葛峽(諸葛洞)以及對民間諺語記述,都與史實相符,可見他對歷史考究的精確。尤其言簡意賅地真詮舞陽河腹地——施秉縣名的由來,是因北有巴施山,南有秉溪,各取一字而成。這一重大史實考證,一改往昔衆說紛紜,莫衷一是的說法;甚至認爲古時縣治系將兩地即施洞的“施”字,加勝秉的“秉”字,而成爲施秉縣名的荒唐歷史。

林則徐這位欽差大臣、虎門銷煙的英雄人物,曾在赴任雲南鄉試正考官途中,利用間歇時間,考察同形地貌,用詩文形式寫了舞陽河古時風貌,彌足珍貴!這在史學上,文學上,尤其是旅遊文庫中都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相見坡(林則徐)

誰鑿三重岡,亙此一長線?

相去十里中,行人屢謀面

初如鮎竿升,漸學蚊磨旋

每轉必數折,一折輒百變。

登趾反高,俯睨顱或顫。

中坡勢稍平,溪橋堤堰

右挹左拍肩,豁然顧盼便。

三坡妙結束,屹立石如煉

曲過嶺七盤,巖逾關四扇。

行久仍在坡,往復疑有跡。

如去常山蛇,首尾互蜿蜒。

更如繞樹雀三幣不知倦。

(清嘉慶二十四年至道光二十五年,林則徐出任雲貴總督時,曾先後三次路經鎮遠,遊覽鎮遠名勝,寫了日記及詩作《鎮遠道中》和《相見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