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最後的機戰飯 《機戰OG:月之住民》評測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Q,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插圖出自國人畫師Archlich

機戰是什麼?——“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這是一位讓人敬佩的資深機戰飯對《超級機器人大戰》的定義。

機戰系列喜迎25週年,相比眼鏡社Banpresto帶給我們的誠意(一目瞭然的小成本新作《機戰OG:月之住民》,以及畫餅在明年發售的《機戰V》),反倒是現身於某遊戲論壇的一位機戰資深玩家筆者觸動更深:這位大神用常人無法想象的時間和毅力,多年來一點一滴地收藏收集了機戰系列有史以來所有版本(包括外行人根本看不出區別的先行版等)的遊戲軟件,所有和機戰有關的限量主機,幾乎所有曾經問世的機戰周邊……。雖然這個工程浩大到但凡玩友進帖必定納頭便拜,但真正打動筆者的倒不是這些砸錢就能實現的收藏,而是這位玩家自始至終不忘初心的心態,以及他不遺鉅細的收藏筆記。

“會是我先退場,還是你先終結呢?”該玩家很清楚機戰系列已日益式微風光不再,但仍堅持用自己的方式來銘刻自己的熱血、愛,與奇蹟。這大約就是所謂的“鋼之魂”吧,如果現實真有這樣東西的話。

開場白到此爲止,接下來愛玩網將爲您評測機戰25週年最新作《超級機器人大戰OG:月之住民》,讓我們一起走近……咳咳……男人的浪漫。

OG的系譜

對一個新人機戰玩家來說,最吃不消的恐怕就是如何分辨機戰大家族中多達50名以上成員的面孔,這可比背自家祖宗十八代族譜麻煩多了:機戰ABCD等英文字母后綴用完了還有希臘字母,再不行還可以字母組合MX、UX、BX等等……此外還有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XXX——即便資深機戰粉都要一個頭兩個大。而今天說的機戰OG又是啥呢?OG是“原創世紀(ORIGINAL GENERATION)”的縮寫,OG系列在整個機戰家族中可以說是一個極爲特殊的存在,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不使用任何機器人版權作,全是眼鏡廠自家的”親兒子“。因此OG系列沒有高達,沒有蓋塔,沒有EVA……有的只是機戰歷代原創部分(通常作爲主角存在)的角色機體。要知道,以高達、魔神、蓋塔等爲代表的超人氣機器人版權作可說是機戰系列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機戰誕生的“初衷”。

隨着機戰系列的日益壯大,遊戲中涌現了無數令人難忘的原創機體——如亡靈、兇鳥、古鐵等PT、華麗的魔裝機神,以及古倫加斯特、SRX等特機,而安藤正樹、白河愁、比安博士等機戰原創人物也深入人心。因此OG系列自2002年首度在GBA試驗性地推出後,即便沒有任何知名機器人動畫的參與,玩家間卻是異常買賬。儘管和初代OG超羣的戰棋遊戲性不無關係,但這標誌着機戰品牌的翅膀正式長硬,已經可以考慮自立門戶。OG系列順理成章就成爲機戰系譜中的一棵常青樹留存了下來:繼《OG》、《OG2》、《OG外傳》、《第二次OG(2OG)》、《OG:暗黑王子》之後……最新作《OG:月之住民》是OG系列的第六作,考慮到機戰系列的命名方式容易讓人混亂,因此製作人寺田貴信決定本作不再採用OG3之類的序列號(相當佩服眼鏡廠的命名藝術——OG2和2OG,到現在都分不清這倆貨的大有人在)。而《月之住民》的副標題和先前的《暗黑王子》同樣,隱隱透出一種外傳性質的“奶粉作”氣息。

這次我們版權角色全體放假!

史上最初官方中文版

對於中國玩家來說,機戰25週年帶來的最大驚喜並非《月之住民》這款新作的公佈,而在於本作可是首次官方中文化的機戰作品。一時間機戰飯無不雙喜臨門+普大喜奔,須知機戰在我國從來不乏羣衆基礎,玩家衆多,雖說機戰遊戲對於漢化的依賴性較弱(指令都是漢字,不會日語也能玩得很開心),但如果不懂日語還想看懂劇情,那只有仰賴民間漢化組+玩盜版以外別無他法。而國內愛好者中也確實涌現了諸如“星組”等優秀漢化組織,爲機戰在大陸的普及做出莫大貢獻。

由於關公戰秦瓊的特殊性質,機戰系列的版權歸屬向來盤根錯節,一大堆版權作自不必說,就連眼鏡廠自己旗下的原創機體都不是說想用就用——如鼎鼎有名的“兇鳥(曉擊霸)”版權糾紛。而這些複雜的版權問題無疑也給官方中文化增加了許多想象不到的麻煩,選擇《月之住民》作爲官中第一彈,也是出於都是原創機沒有其他版權作干擾的緣故。至於說好的《機戰V》中文化是否能順利問世,來年纔會揭曉。

不管怎樣中文版總算有了,對機戰飯來說,剩下最關心的無非就是漢化質量和翻譯習慣了,那究竟咋樣呢?

平心而論,作爲官中第一彈,《月之住民》的漢化質量遠遠談不上“差勁”,但距離大家喜聞樂見的“信達雅”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當年《機戰alpha3》出自盜版商之手的“給我來三張”著名翻譯梗,玩家都是一笑了之,說明機戰飯比想象中好伺候得多。因此這次機戰老玩家的些許不滿主要集中於翻譯習慣而不是翻譯質量,從各大機戰論壇無一例外存在的“中文版翻譯吐槽貼”也多少能夠說明一些問題了。例如攻擊後移動的知名技能“Hit & Away”國內漢化通常譯爲“一擊脫離”,官中版則翻成“打帶跑”這種讓人想笑的名稱

《機戰alpha3》可以載入漢化事故史冊的“經典”翻譯

打帶跑……一點也感覺不到帥氣和逼格了!

再如人氣機體“大曾伽”意譯爲“超軍神”,這沒什麼問題,但其搭檔的機體“大龍捲”卻音譯爲“奧瑟賽達”這種咬嘴的名字——也就是音譯和意譯往往混用,完全沒有統一標準,讓老玩家容易產生違和感;再加上還有“砍來砍去砍一圈”這種傻了吧唧的戰鬥臺詞;以及一些低級翻譯失誤如“住手”和“住口”日語都是“雅蠛蝶”,但翻譯傻傻分不清。此外,系統界面也有不少讓人覺得不如不翻的尷尬:例如空陸海宇等機體適性放着原本的漢字不用,卻變成了ALWS這種完全不直觀的英文字母;人物圖鑑中CV一欄的聲優姓名也統統變成了羅馬字……由此可知中文版《月之住民》大概是基於歐美版的基礎漢化的,但目前這款遊戲似乎並沒有公佈歐美版…

一句戰鬥臺詞能翻得這麼LOW也不容易…

翻譯習慣問題其實還算見仁見智,讓不少玩家感覺翻譯差的一個真正客觀原因,是本作的劇本實在寫的很爛。劇情老套到爆炸不說,本來豐富而個性的角色間也缺乏有趣的互動——這本是機戰劇本的一大賣點,但《月之住民》卻不具備任何一個好臺本應有的要素,如同嚼蠟。不客氣的說,已經無聊到了儘管是全中文你也懶得去了解他講了什麼劇情的地步。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中文版還在日版要素的基礎上做出了很大的容量閹割——日版《月之住民》容量約12G,而中文版只有6G。這被砍掉的6G究竟是什麼?這個閹割其實對於老玩家倒無足輕重,因爲這6G容量都是OG系列前作的劇情回顧(因爲回顧文本量加起來竟比本篇還多,所以可以理解他們懶得翻譯的心情),但對於新玩家意義就不同了,OG系列的劇情都是承前啓後緊密相連,再加上登場人物和勢力都是歷代遊戲中陸續登場累積沉澱而來,而剛接觸的新玩家根本接受不了這些“理所當然”一樣出現的大量陌生角色和陌生名詞——對於意欲用中文版開發新市場新玩家的眼鏡廠而言,這不得不說是一招壞棋。

讓人有些在意的臺詞…

新瓶舊酒還是舊瓶新酒

本作是PS4第一款機戰作品,歷史意義重大,但窮困潦倒的寺田貴信毅然選擇了最省錢的“奶粉作”開發模式。《月之住民》基本完全沿用了PS3上的《2OG》的引擎和絕大部分現成素材,好在2OG的戰鬥畫面精緻度算是歷代數一數二,放PS4上也不算太丟臉。如果是非機戰玩家,面對和4年前一模一樣的畫面這件事心理上確實還是較難接受的,不過好在對於機戰飯這根本不是事兒——想當年老牌機戰開發商WinkySoft用《第四次》的引擎打造了多少力作,還不是陪伴了我們那段最快樂的青春年華。(所以WinkySoft在機戰20週年之際堂堂倒閉了)

種種跡象還告訴我們,《月之住民》似乎本就沒有作爲PS4規格機戰作品的意思。它100%是先開發PS3版,而PS4版是隨手之勞的添頭——講真本作是爲數不多的PS4版畫面比PS3版還不如的遊戲。其機體素材疑似是用PS3的720P拉伸成1080P,所以你如果對比就會發現PS4版在整備畫面中機體造型有明顯糊化現象。聰明的眼鏡廠爲了不讓PS4版處境太尷尬,想出了不讓PS3版參與中文化這個絕妙的主意,所以要玩官中除了PS4版還是沒得選(苦笑)。

雖然瑕疵不少,但本作依舊熱血紛呈的戰鬥還是讓機戰飯們寬慰了許多。精緻細膩的機體繪圖(拉近有馬賽克?寬容一點寬容一點),華麗誇張的必殺演出,逼格爆表的終結演出……此外,非常考驗玩家統籌力的雙機組隊系統,任意搭配的豐富技能,以及讓玩家大呼過癮的“極限爆發”(4機齊上輪流圍毆,BOSS聞風喪膽的大殺器)戰術都依然健在,戰鬥畫面快進這一優良傳統也得以保留——好吧直說就是“直接照搬2OG系統根本沒變化,大家安心玩”。

戰鬥中豐富的臺詞互動可謂是本作真正用過心的亮點,不光是BOSS級人物,就連各個勢力的雜兵與我方各機交戰時都有很多不帶重樣的特殊臺詞。而在2OG中嶄露頭角的半即時過場動畫,在本作中也更加發揚光大——如序章中王座機叛逃的動畫劇情。

至於難度,衆所周知OG系列難度向來要比普通機戰要更高(因爲用戶大都屬於核心中的核心向)。儘管本作集歷代主角機之大成,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原作裡一騎當千的王牌,更有新古蘭茲這種破壞規則的BUG機體加入,但玩家在攻關的過程中仍然不能說是一帆風順。由於本作敵方坑爹的命中迴避,每打一關往往要消耗預想外的時間(假如你還是個和筆者一樣不肯關閉戰鬥畫面的強迫症,一天下來最多也就能通兩三關)。遊戲所體現的難度尤其是拿全SR點(熟練度)的難點,基本都集中在簡單粗暴的Save&Load無休止重複上,因此本作可算是極殺時間的遊戲類型。此外打算拿白金獎盃的玩家注意了,本作的白金屬於地獄級,要求玩家至少通三遍才行。比較推薦的方式是以“新手難度(可以攢錢,隱藏機體和SR點容易入手)——通常難度(走另外一條分支路線補完SR點)——EX-HARD難度(無視SR,解鎖最高難度獎盃)”的順序通關三次,但即便如此也是個大工程了。

同時還要提醒一句,在EX-HARD模式下拿全SR點屬於自虐行爲,不鼓勵一般玩家嘗試。

除了前作的優勢,那些比較讓人不爽的設計也原汁原味的得以繼承併發揚光大——

本作有着機戰史上最讓人掀桌的地圖設計缺陷:例如本作中爲數不少的天空戰,“蔚藍的天”和“蔚藍的移動範圍”重疊在一起那個美,足以讓你在戰場上忘記了戰鬥。再如人人喊打的城市關卡,櫛比鱗次的高低差加上密密麻麻的建築物,讓人根本無法看清敵人甚至自己的位置,於是被“漏網之魚”背後開冷槍在這種關卡就是家常便飯,如果是城市關+黑夜的組合,那用戶體驗就更絕了——玩過本作11話-12話那個“慘劇之夜”都會明白這關標題的用心良苦,對於玩家的眼睛那真叫一場慘劇。很多人都想問一句:寺胖連找人測試遊戲的錢都出不起了嗎?

戰鬥中也有不少畫蛇添足但並沒有得到改善的問題:例如二機組合式攻擊中,捱了第一擊敵人往往就已歸西,但偏偏還要繼續“鞭屍”,白白多浪費一次彈藥。再者,機戰式戰鬥有個點睛之筆是擊破敵機後的“終結技”特別演出——但本作終結技演出中敵機已經灰飛煙滅或支離破碎,但演出過後卻依然再讓完整狀態的敵機出現再行爆炸一次,似乎非常多餘——與之相對《機戰Z》系列的終結技就做得很好,不拖泥帶水。

本作的劇情倒可以說是典型的舊瓶新酒(雖然很無聊):《月之住民》是OG系列第四款有着明確“主人公”的作品,主角統夜出身於《機戰J》(GBA末期作品,在掌機系列中素質較高),因此故事的主軸就以《機戰J》爲藍本,同樣構成故事線的還有來自《機戰GC/XO》的赤月姐弟(這款機戰先後出在NGC和XBOX上,存在感較弱),再加上來自《機戰OG SAGA》的賞金獵人哈肯,以上三部就是本作的新參作品。至此,尚有《機戰W》、《機戰UX》、《機戰BX》、《機戰Z》系列等少數作品的原創角色機體仍未加入OG的大家庭,但願機戰飯們有生之年能夠看到真正闔家團聚的一作吧。

斷代的機戰飯

《月之住民》日版發售以來,首周銷量10萬,次周僅2萬——即便本作主打用戶本來就是很小衆的核心粉,但這也實在不能說是一個值得樂觀的成績。根據最近萬代的調查顯示,購買機戰的玩家中,20歲以下的年輕人只有10%,而主力玩家羣體卻是20歲-35歲間,甚至還有更高齡的大叔玩家……這說明了一個很可怕的現象:機戰玩家羣體已經出現了明顯斷層。往嚴重點說,再過幾年,我們還有機戰可玩嗎?

衆所周知機器人動畫是日本ACG市場的重要支柱,本質上,機器人動畫基本都可以視爲其背後海量玩具周邊的“廣告”。這一巨大的產業鏈令上世紀8~90年代成爲日本機器人動畫巔峰時期,《機動戰士高達》、《蓋塔機器人》、《魔神Z》、《裝甲騎兵》、《EVA》、《機動戰艦》等數以百計的經典名作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而這些名作又培養了一大批擁有“鋼之魂”的蘿蔔粉,《超級機器人大戰》因此應運而生,並很快集結了一大批堅貞不渝的鐵桿粉絲

二十多年過去,隨着機戰粉們長大出坑的同時,日本機器人動畫市場卻呈現了不可逆轉的萎縮——他們並沒能把“鋼之魂”傳承給下一代,這和日本動畫產業的整體風向不無關係,知名導演相繼退隱但接任後輩實力堪憂,越來越多的動畫一味依靠輕小說,市場上廢萌後宮作品蔚然成風,擁有內涵能久經考驗的機器人動畫名作卻鳳毛麟角。這直接導致“蘿蔔粉”人口銳減,新生代粉絲更是無從談起。沒有粉絲,就沒有收益,沒有收益就更加沒有好作品來吸引新人入坑——惡性循環。

由於新一代機器人片普遍缺乏影響力,在先前的機戰中,甚至搬出了《鐵人28號》等一大堆元祖級古董參戰,說明廠商已然放棄培養新一代玩家。這不是一種致敬,只是一種悲哀。

儘管來年的《機戰V》仍令我們望眼欲穿,但這個系列的衰退已然是大勢所趨。希望《月之住民》中文版的銷量能讓眼鏡廠眼前一亮——雖然知道這不太可能。

我們也許就是最後一代機戰飯。圭臬也好,垃圾也罷,讓我們且玩且珍惜吧。

遊戲信息

名稱:超級機器人大戰OG:月之民

平臺:PS4/PS3

發行:Bandai Namco

評分:7.0

優點:

+ 一如既往的熱血炸裂

+ 歷代主角機集大成

+ 華麗的戰鬥動畫

+ 豐富的戰鬥臺詞

缺點:

- 大量沿用PS3前作素材

- 匪夷所思的地圖缺陷

- 味同嚼蠟的劇情

- 對新人並不友好

- 愧對25週年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