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如一日 劉文煒的漫漫藝術路

圖、文/非池藝術

針線活、女工─藝術造詣來自於母親雙手母親的一手好針線和在女紅方面的造詣影響劉文煒婦道人家一雙靈巧的手,縫縫補補、做衣服、做鞋,紉出風霜歲月洗滌過後的溫馨親情。劉文煒教授感嘆道,一眨眼年華已老去,當年望着母親一針一線織紉望得出神的小兒如今也成佝僂,手中捧着母親親手縫製孫兒的一雙繡花鞋,已經變成懷念老母親的信物,劉文煒說,我的藝術天分來自於母親賦與的、我身上流的血液…。

本籍苗栗縣人,出生於竹南中港裡的劉文煒,父親雖爲醫生毛筆字卻寫得極好,尤其是肥厚穩重的顏真卿體,大筆揮毫勁又有力。深受父親影響的劉文煒,不僅熱愛藝術,也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國小時便嶄露頭角,於學校舉辦的壁報比賽書法比賽每每奪得佳績。當時臺灣尚未光復,受日本教育的劉文煒,代表學校參加「大東亞共榮圈」書法比賽,他笑說,那時他才小學三年級,脖子上掛着又大又重的金牌,挺不直瘦弱身軀,搖搖晃晃的上臺接受表揚,80幾歲的劉老教授,話於此,滿是皺紋臉上堆出一副燦爛笑容,好不榮耀

揮去「血」的陰霾─60年漫漫藝術長路劉文煒說,日本殖民時代鄉下都是工業加工廠,當時診所並不多,許多因機器操作疏失而受傷的女童工,常一臉痛苦地用手扶着鮮血淋漓的傷口,往家裡報到,劉文煒形容,曾看過幾名女工….完整採訪內容請見http://artemperor.tw/talks/122

非池中陪着你藝術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