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百餘民警化身“談判專家”基層解紛

原標題:柳州百餘民警化身“談判專家”基層解紛

□ 本報記者 馬豔

□ 本報見習記者 吳良藝

□ 本報通訊員 韋崇結

3月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公安局魚峰分局加合派出所民警覃爽在轄區走訪時,瞭解到轄區羣衆劉某正準備召集人去“幹架”。經瞭解,劉某不久前因小事與李某發生糾紛被打傷,雙方對醫療費用賠償問題爭執不下,劉某決定召集人去找李某“討說法”。

覃爽一邊安撫劉某,一邊安排同事去找李某瞭解情況。多方瞭解後,覃爽把雙方請來派出所組織調解,從雙方最爲關注的醫藥費問題入手釋法說理,最終李某願意一次性賠償劉某醫藥費五千元,雙方握手言和。

覃爽是魚峰公安分局的一名公安“談判專家”,收集信息、及時處置、防止矛盾激化、預防案事件發生等,是他的主要工作。

近年來,魚峰公安分局緊密結合轄區治安形勢,創新建立危機談判工作機制,成立公安談判團隊,由分局局長擔任組長,分局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各派出所化解矛盾能手以及政府機關單位的專業人才爲成員,通過事前收集情報早預防、事中精確處置解糾紛、事後回訪防反彈,深入細緻做好各類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危機案事件處置工作。2023年至今,談判團隊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62件,轄區社會治安環境持續好轉,羣衆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據瞭解,魚峰公安分局目前共有100多名“談判專家”,包含心理諮詢、法律、家庭情感教育等專業工作者,他們活躍在轄區的大街小巷、鄉鎮村屯,成爲化解矛盾糾紛的重要力量。

線索收集是解決矛盾糾紛的最初關口。在實際工作中,魚峰公安分局要求警力下沉收集排查,按照派出所收集排查、危機談判團隊主動收集、分局領導下沉收集等方法,對收集到的線索實施分層梳理,進行綜合研判、分類管理,對矛盾糾紛苗頭早發現、早處置、早穩控,對可能引起重大矛盾糾紛和個人極端暴力案事件的線索,提前調派警力介入處置,確保矛盾不升級、不激化,糾紛及時化解。今年以來,共收集各類矛盾糾紛線索236條,全部及時化解到位。

對各類矛盾糾紛,魚峰公安分局精準施策,推行矛盾糾紛處置新模式,做到處置準確及時。對於一般的矛盾糾紛警情,要求分局各派出所嚴格按照“預警在先、及時處理、就地化解”原則,安排本所1名危機談判團隊成員會同值班警力共同處置轄區發生的矛盾糾紛警情,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處置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所,矛盾不上交”。對於派出所未化解成功的重大矛盾糾紛,由分局啓動二次處置調配機制,組織具備相應專業資質的專家團隊精準施策、多元化解。

爲防止矛盾糾紛反彈,魚峰公安分局每月定期組織危機談判團隊召開會議覆盤當月工作,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全面梳理未化解的矛盾糾紛並深層次分析原因,及時調整處置思路,確保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做到不僅“治標”而且“治本”。同時推行“一矛盾一回訪”工作機制,對已調處的矛盾糾紛,要求在調處後3日內回訪,全面瞭解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和想法,監督雙方當事人履行協議。對未調處的矛盾糾紛,要求不定時回訪,做好解釋、撫慰工作。對可能引發社會治安穩定問題的矛盾糾紛,要求分局和轄區派出所領導負責包案回訪,做到矛盾糾紛件件有措施、有跟蹤、有檔案、有回訪。

此外,魚峰公安分局定期組織召開與檢法的聯席會議,定期會商、定期懇談,共同會商解決重大矛盾糾紛和個人極端案事件化解處置難點問題,並固化形成化解處置範例,達到“有例可循”效果。定期組織召開警民懇談會,將糾紛化解與釋法明理相融合,精選典型案例,教育引導羣衆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有效降低了矛盾糾紛轉化爲民事、刑事案件和個人極端案事件的概率。(馬豔 吳良藝 韋崇結)

責任編輯: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