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倡瀾湄新機制 爭取帶路新機遇

3月23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在海南三亞國際會議中心主持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共商瀾湄合作發展大計。(中新社

湄公河5國

由於聖嬰(大陸稱厄爾尼諾)現象,大陸南方水災,但東南亞遭遇6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大陸在3月間打開雲南南部瀾滄江景洪水電站閘門兩個星期,向東南亞糧倉湄公河盆地放了大量淡水;這是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成立之後首次開閘放水外媒指出,中國大陸於今年3月邀集湄公河沿線國家領導人共推瀾湄合作機制,或許是爲中國傳統單方面做法爭取支持的一個新途徑,爲「一帶一路」找更多機會。

據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25日的文章稱,東南亞國家最大河流湄公河上游,就是中國境內的瀾滄江;東南亞幾乎所有的淡水補給皆來源於此,湄公河是東南亞命脈,它對很多文化有着廣泛的影響,而且養活了那裡的百姓,每年提供豐富的稻米

開閘放水 解湄公河渴

越南芹苴大學氣候變化研究所副所長英俊說,湄公河三角洲多達50%可耕地約220萬公頃因此次乾旱而鹽鹼化。位於湄公河最下端的越南3月間宣佈它正式請求中國增加放水。

湄公河沿線的柬埔寨、寮國、泰國越南政府於1995年組成湄公河委員會,但因沒有中國大陸參與,以致成效不彰。

分析家警告,湄公河沒有足夠的跨境管理,未來衝突將難以避免。直到今年3月,北京提倡建立新的機制,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領導人在海南三亞首次召開會議,爲中國與東南亞5國的次區域合作提供了政治指導路線圖。中國宣佈將向湄公河沿岸國家提供優惠貸款來建設水基礎設施,同時還呼籲,利用人民幣來推動本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外媒稱 助推海上絲路

《外交學者》說,成立瀾湄合作機制或許是中國爭取支持的一個新途徑,因東協是中國海上絲路必經之路。

小 靈 通

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

成員包括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2014年11月,大陸總理李克強在第17次中國─東協峰會倡建;2015年11月,瀾湄合作首次外長會在雲南西雙版納景洪市舉行,發表《瀾湄合作概念文件》和《聯合新聞公報》,宣佈啓動瀾湄合作進程。各方一致同意加強政治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社會人文3大重點領域合作,現階段重點在互聯互通、產能、跨境經濟、水資源農業減貧5個優先方向開展合作。(林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