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鐵丟書退燒 書當垃圾收走

2016年12月,重慶民衆在輕軌上閱讀「丟書」。(中新社)

去年11月由國際影星艾瑪華森發起的地鐵「藏書」活動,引爆全球按讚的連鎖效應,大陸北京、上海、廣州三地也隨即跟進,推出黃曉明、徐靜蕾、張靜初等影星加持的「丟書大作戰」活動,1萬本書被「丟」在地鐵、班機等交通工具上,呼籲民衆利用通勤時間撿書「開卷」。時隔3個月,據日前公佈的統計顯示,4008本書僅被撿過1次,只有239本書被撿超過3次。

由大陸微信公衆號「新世相」所發起的「丟書大作戰」,去年11月15日上午在朋友圈預告活動訊息,集結近1萬本的書籍,提供通勤者免費閱讀。3個月前,星光熠熠的「丟」書活動,包括黃曉明等藝人紛紛曬出「丟」書照片。但至今明星光環效應已然「退燒」,1萬本書的下落似乎也乏人聞問,曾有人在網上貼出書被地鐵清潔員當垃圾收走的圖片,也有人坦言不記得書最終被丟到何方。

撿書者鮮少寫心得

「新世相」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每一本書都有一個QR Code,撿到書者下載後即可進入一個網頁,在此可與這本書曾經的擁有者交流讀書心得。但如今透過平臺檢視,與明星有關的書幾乎集體退出「流通」。以黃曉明「丟」的一本《月亮與六便士》爲例,唯一的一筆紀錄爲當天撿到書的人留言:「哇,撿到黃曉明『丟』的書好開心,期待明天的活動」。

部分留有轉借軌跡的書,撿書者也鮮少寫下閱讀感言,大多數人選擇一言不發,系統只顯示出誰撿到書。

一位黃小姐曾經在北京地鐵東直門站撿到過一本書,但如今連書名都已記不得;「撿到書的時候挺開心,放在書包裡有一段時間,但早高峰的時候人太多了,根本掏不出來,而且書的內容自己也不是很感興趣。時間一長,我都忘記書丟到哪兒去了。」

通勤閱讀成效差

由「新世相」日前公佈的數據來看,4008本書被撿過1次,239本書被撿超過3次,鼓勵通勤時開卷閱讀的成效顯然差強人意。針對新鮮感已過期的「丟書大作戰」活動,北京市民張先生就說:「讀書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花俏的手段也需要更關注效果,否則難免會落入『曇花一現』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