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館房間裡旅行/舊時老貨艙旅宿 牆壁「污漬滿臉」

文、圖/丁一 摘自/時報出版《在旅館房間旅行

關於丁一酷愛設計、寫作、音樂建築、攝影及旅遊,熱愛揹包旅行,長年在世界各地作深度旅遊,足跡遍佈全球五十多個國家。透過不同創作者的視角——音樂家、作家、建築師畫家設計師、詩人、作曲家、攝影師——看到旅館幽微的隱光,嗅出與衆不同的風味。

被《Cheers》雜誌譽爲「多元到令人眼花撩亂鬼才創意總監」,是《PLAY玩味》的專欄作家,也爲《動腦》雜誌撰寫廣告及設計文章。現任曼谷Publicis執行創意總監,十年廣告作品囊括二百多個國際及本地創意獎項,廣告作品收入在各大國際創意獎年鑑及各國創意雜誌。

「儂肯定是勒格條馬路朗伐?」操上海話的老司機露出質疑的眼光:「看上去哪能都毋像一幢旅館。」跨出計程車,用着同樣的眼光打量着這棟三層樓高的舊建築,坦白說,要不是親眼瞄到旅館的商標就安在那面生了黃鏽壁板上,打死我也認不出這棟被《Condé Nast Traveler》雜誌封爲最佳設計的時尚精品旅館。步入旅館大廳,完全沒有五星飯店的排場,儼然一派藝術畫廊的模樣,活像闖進畫家的工作室。那一大片慘不忍睹的斷柱殘牆,經過郭錫恩和胡如珊共同創立的如恩設計的巧手打造下,洋溢着後現代主義的裝置藝術色彩,又有幾分神似煽情主義大師赫斯特(Damien Hirst)的震撼手法,他的代表性作品是將一條長達十八英尺的虎鯊用甲醛保存在玻璃櫃裡,並題名爲「生者對死者的無動於衷」。空間雕塑夢幻曲線舊建築的前身爲老上海三十年代的一家貨倉地板上鋪滿刻有人名或老字號的磚塊,每一塊都訴說着不同的生命故事。由於旅館位置靠近黃埔江外灘河岸,旅館的女主人索性就把它暱稱爲水舍。我入住的臥房爲河景房,是整棟旅館的十九間套房中,窗景最爲怡人的一間,其他三款爲陽臺房、中庭房及外灘房,景觀也各有千秋。想起來了!英國小說巨匠福斯特(E. M. Foster)的名著《窗外藍天》(A room with a view),故事中的女主角也是爲了窗景而和男主角互換旅館房間。窗外,就是上海外灘及層層疊疊埔東夜景;窗內,一牀、一桌、一椅、一榻都是設計上品,尤以私藏經典椅子爲最,共有二十一張,散佈在旅館不同的角落;包括一張四十年代款的理髮椅,就擱在一樓望向大廳的迴廊上。椅子這種傢俱看似尋常,實則承載了工業設計、精神美學、物質文化及時尚風格於一體。我個人頗欣賞澳洲籍設計師馬克‧紐森(Marc Newson),《時代週刊》(Time)二○○五年評選他爲百大影響力人物,稱他是專爲世界製造夢幻曲線的人。他設計的洛克希德(Lockheed)休閒椅佳士得以一百五十萬美元拍賣成功,是全球最昂貴的一張椅子。他曾把一塊百噸重的大理石,彎成一張椅子。沒有人相信石頭也可以變成一張舒適的坐椅,但紐森卻做到了!他認爲椅子應該融入室內結構,成爲空間裡的雕塑。本着同樣的理念,水舍的空間設計也是經過精心的雕畫。旅館的迴廊裡常見塗鴉處處,有些許撲朔迷離,一段又一段的咬文嚼字,潤飾着玻璃門、地板、梯口柱樑;文字爬上了旅館的佈置空間,靜悄悄地向着經過的住客撒開意義之網。污漬滿臉的老牆,都是設計下的巧思,舊與新共存一室,不獨爭一席之地。 破牆旁的房門一打開,內有一片新天地。透過極簡主義的設計手法,以木質及白色爲主調,不需要冗贅裝飾或鮮麗色彩,傢俱陳設簡潔流暢,窗口位置高低不等,加上一熒Studio Job設計燈、兩張Finn Juhl沙發椅及一張Arne Jacobsen矮桌,整間臥房吹着冷冷的包浩斯風。以長補短舊物新用旅館的轉角處也常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電梯附近藏着一道殘舊的階梯,一層一層地往下走,穿過一條懷舊的時間暗道,出來正好是旅館的西餐廳Table No1,長長的粗礪暗色木桌,襯以黑布椅,很歐陸式的民居格局,氛圍又貼近上海老聚落飲食文化中的傳統長桌風俗。村裡的人齊聚一桌,淺嘗美食之際又可閒話家常,餐桌成了分享情感的好地方。西方餐飲方式以個人空間爲主,東方的友善熱情最容易在餐桌上表現出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長桌反而縮短了賓客之間的距離。  西餐廳的菜色以創意料理爲主,煮法中西合璧,素材新舊交替。有道名爲Fruits & Flowers的甜點,以荔枝慕斯配橄欖油果醬和鼠尾草,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靠餐館的另一道出口有個露天中庭,用膳後可以窩在此處發呆、發白日夢。擡頭入目所及,大大小小的木窗門吊在半空中,像長了翅膀似的,翱翔在藍天中。回味着剛從餐桌上聽來的笑話。曾有名新手服務生,被一位女房客問及水舍的名字由來,急中生智下脫口而出:「下雨天時房間會漏水,旅館因而得名。」這個對答叫我聯想起美國建築師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有回他的客戶打電話來投訴,說飯廳漏水了,賓客被淋溼了頭。聽完,萊特僅反駁一句:「叫你的客人把椅子移開點不就沒事了嗎?」萊特的妙語如珠讓我莞爾一笑,也佩服那位新手服務生,虧他答得出這樣的答案來。後現代的人文景觀許多年代久遠的旅館在保留歷史精神與人文方面都做得很好,但能將某個歷史硬體保留下來,並以全新的現代主義融入其中的卻不多。水舍的前衛大膽外觀確實令人咋舌,在亞洲能夠和它相提並論者,似乎只有日本東京的Nani Nani大廈。這座由法國鬼才設計師菲利蒲‧史塔克(Philippe Starck)在一九八九年所設計的作品,剛落成不久,僱主特地前來參觀時劈頭就說:「Nani? Nani?」(日文的意思是「這是什麼東西呀?」表示驚訝之意。)爬上三樓,還有一個鐵製的小天梯,直接通向頂樓的陽臺酒吧。斜陽低垂下啜飲着紅酒,瞭望江河邊炯炯發光的鋼鐵森林,別墅林立的法租界僅一里之隔,梧桐樹道、深深庭院、咖啡畫廊、弄堂故居、異國老街風情,都叫人想一探究竟。時不時有股衝動想拉一曲楊‧提爾遜(Yann Tiersen)的7pm小提琴獨奏,在《重逢》(Les Retrouvallies)的錄影專輯中,這位法國奇才也是在旅館的陽臺上激情又奔放地以小提琴解放自己體內的音樂細胞。闔上雙眼,我彷彿諦聽到7pm的迴音。居高臨下望向黃埔江南岸,介於外灘及埔東的水舍,不正是新與舊的交接點嗎?過去與未來在這兒連結,透過水舍的落成,讓古與今得以互相彰顯。【水舍時尚設計旅館Waterhouse at South Bund】地  址 中國上海市黃浦區毛家園路1-3號 200011(中山南路479弄老碼頭)電  話 +86-21-60802988電郵信箱 info@unlistedcollection.com網  址 http://waterhouseshanghai.com/造訪時間 2011年10月房  號 River Suite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