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國產化躍進 太行版殲-20試飛

大陸自制WS-10系列引擎特徵是尾噴管的鋸齒設計,齒邊緣可使發動機噴管周圍的雷達波改變方向,爲戰機提供隱形性能。(取自微博@王牌武器庫

大陸網路近來流傳黃色「太行版」殲-20。(取自頭條號@糊塗侃侃)

大陸網友放出最新裝備太行版引擎的殲-20試飛照片,顯示這款全國產隱形戰鬥機在做工和隱形細節上已進一步改良,達到可批量生產標準

相對於之前殲-20低速生產型,太行版殲-20最大的改變就是更換引擎,推測該機的編號可能是殲-20A,安裝的不再是俄製Al-31F大改而是中國自行研製的WS-10C。後者是「太行」引擎的最新改良型號,專爲殲-20優化

鋸齒尾噴管 增隱形能力

新版戰機優化部位亮眼的鋸齒尾噴管。這種收斂-擴張尾噴管的外部魚鱗片調節片)末端爲鋸齒形,可向兩側散射後向入射雷達波,魚鱗片的黑色外觀似乎顯示使用黑色耐高溫吸波複合材料製造,魚鱗片前端的尾噴管固定段同樣塗覆深灰色吸波塗料。全新尾噴管無疑提高殲-20戰鬥機的全向隱形能力。

除尾噴管外,太行版殲-20機身表面做工進一步優化,蒙皮接縫和表面平整度堪稱陸產戰鬥機最高水準。該機鴨翼襟翼全動垂尾艙門進氣口邊緣都鑲有深灰色隱形超材料吸波結構,前機身和垂尾上的低亮度雙模編隊燈在設計上也進一步簡化以減少接縫,機腹引擎艙整流鋸齒蒙皮一直向後延伸至尾噴管,對接縫進行遮蔽。

性能提升 擺脫對俄依賴

太行版殲-20最大的意義是殲-20徹底擺脫對俄引擎的依賴,也說明WS-10作爲自行研製的第一種第三代大推力戰鬥機渦扇引擎,在經歷持續改良與發展後終於能夠裝上戰機,先後裝備殲-11B/BS、殲-16、殲-10C和殲-20,無論在性能、可靠性還是單發安全性上,已從「堪用」到「好用」等級。

對殲-20來說,「太行」不僅在性能上不輸給俄發,甚至在可維護型壽命方面更勝一籌。「太行」推力級別尚不及殲-20目標引擎--WS-15「峨眉」,但就目前來說已是最佳解決方案,現有推力已足以發揮殲-20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實現「連散步也是以馬赫以上」。

WS-10的成熟和大量裝備戰機省去進口俄發的大量外匯,並使殲-10CE外貿型先進戰鬥機的出口不受俄發制約。通過WS-10的持續研發與改良,在戰鬥機渦扇研製上建立技術,WS-10大量裝機經驗有助於促進WS-15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