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將用10年時間探測小行星、彗星 並嘗試「着陸採樣」返回地球

▲陸將用10年時間探測行星彗星。(圖/翻攝央視)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大陸中科院院士葉培建近日在中國航天大會上表示,中國未來將用10年的時間展開對小行星、深空等的探測,「任務分爲兩個大階段,首先要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進行探測,然後走得更遠,去一顆彗星進行探測。」

葉培建日前發表了《小天體探測任務的設想報告按照設想,探測預計持續10年時間,發射後,探測器將用約1年時間前往2016HO3小行星,之後,花1年左右時間對其進行近距離探測,並嘗試着陸、採樣,返回地球

葉培建指出,在接近地球時,分離出返回艙樣品送回地球,探測器則繼續飛行,前往133P彗星的長達7年的漫長旅途

葉培建提到,小天體探測是國際深空探測的新熱點科學成果豐碩,任務週期長技術挑戰大,「中國小天體探測器方案的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任務,實現對近地小行星探測與取樣返回和主帶彗星繞飛探測,實現探測領域核心技術全面性突破,使中國小天體探測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

葉培建指出,中國小天體探測任務擬探測地球共軌天體2016HO3和小行星311P,「2016HO3是一顆地球共軌天體,發射和返回窗口靈活;適於取樣返回、分析天體來源;311P是小行星帶中的主帶彗星(活躍小行星),研究熱點爲主帶彗星形成和演化、氣體活動機制。」

葉培建表示,中國小天體探測任務的工程目標是突破弱引力天體表面採樣、高精度和高自主相對自主導航與控制、小推力轉移軌道、輕小型超高速再入返回、多模式長壽命電推進等關鍵技術,推動深空探測整體能力提升;實現近地小行星近距探測、採樣返回和主帶彗星近距探測,爲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學研究提供探測數據和真實樣品,推動中國空間科學與空間技術協調發展

葉培建強調,未來小天體探測任務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的深空探測能力,推動行星科學的快速發展,爲航天強國建設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