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殺奪走茶斑蛇一家9口 193縣道上的她:盼友善道路突破同溫層

▲54只石虎慘死路上,路殺社揭驚人數據。(圖/鏡週刊/路殺社,下同)文/吳培慎

訪談開始前,也許是前一天密集的課程安排,讓戴着口罩的她,顯得些許疲累。但當話題討論到她很有感觸的路殺與自然資源議題時,明顯感受到聲調的上揚與情緒的振奮。這就是這次的人物速寫主角--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唐欣

(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

桃園女孩 走入後山從小在桃園生長的唐欣,就如衆多臺灣年輕學子,求學過程中皆是學校與家庭兩地來回的直線生活,也因此對自己生長的土地並沒有太多的情感連結。而這個情形,一直要到考上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並且加入後山自然人社後,人生纔有了截然不同的改變。

壯麗山路 心在路殺時速40公里,獨自一人與一臺機車,緩緩駛在有花蓮最美公路之稱的193縣道上,唐欣卻不像一般的旅人因周遭美麗的景色觸動所流連。這條自唐欣就讀大一開始,陸續走了無數次的路段,雖然有美麗的海岸與山脈相伴,但她的視角卻有很大的比例是鎖定在公路的雙黃線上。因爲每次的出動,她還有一個隱藏的角色--路殺社公民調查員。

穿山甲也常遭路殺。根據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的說明,路殺社全名爲「臺灣野生動物路死觀察網(Taiwan Roadkill Observation Network)」,是有別於一般常見的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計劃,其組成背景和起源很不同於一般組織。路殺社是2011年8月於臉書平臺所創建的網路社團成員全部依靠臉書強大的社羣關聯能力,吸引關心此一議題的人加入。社團成員來自各式各樣的職業類別與人才,並非來自特定的實體社團、協會或學會,大部份成員彼此之間並不認識。更有趣的是,此公民科學計劃並非事先規劃、設計好纔開始着手執行,而是在社團創建之初,透過社員彼此討論和凝聚共識後逐步成型,包含目前社團維護的主要團隊、目標宗旨資料蒐集SOP、後端使用之程式工具、資料庫平臺和爲此所建立的官方網站。這些都是在協同合作下,逐步調整和修訂的成果。

路殺社的首要宗旨在於建構生態友善的道路,以改善野生動物路死的現象,並以此爲據,進而衍生三個目標:推廣全民關心環境議題並加入科學研究的行列,以減緩野生動物遭路殺之比例爲初始議題;推廣民衆終身且實際參與環境學習活動,建立所有物種生而平等、生命等值之觀念;鼓勵參與者協助撿拾和寄送路死標本提供典藏和研究,讓已逝的生命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當談到爲何以193縣道作爲調查範圍時,唐欣提及,一般認爲省道臺9線的車流量較193縣道高,動物路殺現象應較爲嚴重,事實卻完全相反。她分析,也許省道上的多線道寬度以及搭配的高速限及流量,會自動造成動物橫越馬路的高門檻;抑或在高度開發的馬路旁邊,動物生態本就不易維護;更進一步的推測是,經過高密度的交通洗禮,即使偶有路殺,要保存完整的屍骨作爲記錄,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工程。

▲193縣道資料照。(圖/記者曹悅華攝) 目前路殺社已經與東華大學取得合作,不但參與調查有助於累積實務經驗,學生還能登錄服務學習時數,對於專業所學與興趣一致的唐欣來說,是將書本上知識與實務結合的最佳途徑。談到在調查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她提到有一次在路上採集到茶斑蛇的屍體,但仔細觀察才發現,被壓扁母蛇身體下還覆蓋着八條剛出生的小蛇,卻因一場意外奪走一家九口的生命。這也是唐欣第一次目睹到胎生蛇類的路殺現場。

營隊增能 未來展望訪談的下半場,聊到了這次參加「臺灣動保青年論壇-2018寫手營」的契機與收穫。唐欣談到,暑假後即將升上大四的她,一直在思考如何能突破同溫層,將所學以更親近一般民衆的方式分享出去,而不是隻停留在社團同好會的活動。透過這次的營隊,她認爲在文案能力與講座規劃上都有了新的啓發,也許開學回到學校後,能跟社團其他夥伴討論出不同的可能性。畢業之後,她希望能留在自己認真走過每一吋土地的後山,在繫上或相關機構服務,繼續貢獻自己所學,也能爲這塊土地以及寶貴的自然資源多盡一份心力

(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

參考資料:關於路殺社【部落格文字資料】。★在野外遇見路上壓死的動物時,歡迎拍下照片並po上路殺社臉書社團 ★「動物當代思潮」由臺南大學吳宗憲老師召集學者及夥伴所組成。透過各種方式將涉及動保議題的「動物保護學」、政策與法律等,進行跨域討論、交互檢證。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動物當代思潮」臉書、「動物當代思潮論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