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商業地產市場 外資大肆收購

外資北京中關村核心區地標建築鼎好大廈完成戰略收購。圖爲鼎好大廈的「索尼夢苑」。(新華社資料照片

2019年以來,外資的身影頻頻活躍中國商業地產大宗交易市場上。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黑石、凱德等外資機構,在大陸的大宗房產交易累計金額已超過3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戴德樑行中國資本市場副董事總經理劉兵指出,外資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並有向二線城市前進的趨勢

《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黑石集團先以4.8億美元收購美國商業地產巨頭塔博曼旗下西安、鄭州和南韓3家購物中心50%股權;又以70.23億港幣收購海航地產開發子公司香港國際建投69.54%股份;最近又爆出擬以15億美元收購上海長泰廣場

陸去地產化 大量拋售

此外,凱德、基匯資本也是主流買家,上海浦發大廈、上海MixC萬象城等A級辦公大樓剛被他們收入麾下;3月28日,啓城投資、顥騰投資宣佈聯合瑞士合衆集團和中東家族財富基金境外機構投資者,對位於北京市中關村核心區的地標性建築鼎好大廈完成了戰略收購,此次交易是迄今北京最大商業地產外資收購專案之一。

現階段外資頻頻入華收樓的原因何在?業內人士認爲,2018年,首先,中國去槓桿、去地產化的大勢使不少企業拋售資產,市場出現更多的優質資產;另一方面,融資管道收緊則使內資機構募資困難,出價能力逐漸下降。

劉兵認爲,外資現階段大規模進入大陸商業地產市場,除了對市場變化反應迅速,同時也是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態勢的看好。因先前在日韓買超的外資機構逐漸主動將中國的重要性提升。

成本低 將續吸引外資

「商業地產辦公樓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外國的私募基金看好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認爲有必要搶佔中國一線城市的商業地產資源。」劉兵表示,「最近新加坡、美國、歐洲資金都在進入中國商業地產領域,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

「從北京和上海的成交額上來說,北京的成交量大約是上海的三分之一。不過,上海多是投資週期性的交易,但是在北京,成交多是以自用型、長期持有型的內資爲主,他們沒有頻繁出售意願,所以北京外資進入的機會較少。」仲量聯行北京研究部代理負責人米陽分析。

米陽認爲,隨着越來越多的外資進入中國房地產大宗交易市場會令這個市場更加活躍。此外,劉兵預測,由於資金成本低,決策速度快,2019將是外資繼續爆發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