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統計局前局長:大陸2023年GDP估增5.2%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前局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寧吉喆6日在北京表示,預計2023年中國大陸四大宏觀指標符合預期。寧吉喆並指出,大陸去年第4季的經濟成長有望超過第3季,2023年全年GDP增速將達到5.2%,比2020至2022疫情期間的平均4.5%高,達到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是來之不易。

他預料今年經濟恢復仍處於關鍵階段,經濟回升向好的道路上機遇和挑戰並存,但機遇仍大於挑戰,希望仍多於困難,應當加大宏觀調控、改革開放和擴內需調控結構的力度。

中新社報導,第二十八屆(2024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當日在北京舉辦。寧吉喆在會上說,過去一年中國大陸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從1-11月的統計數據來看,經濟增長、就業、價格、國際收支等宏觀指標穩中有進,預計全年能夠實現預期經濟發展目標。

一是經濟增長速度能夠達到預期目標。他指出,預計去年四季度經濟增速超過三季度。2023年中國大陸GDP總量有望達到126兆元人民幣。中國大陸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仍將達到30%。擴大內需對經濟增長起到了支柱作用,疫情防控轉段後消費持續上升,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83.2%。

二是新增就業能夠實現預期目標。他說,過去一年中國大陸着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已見到成效。2023年10月、11月城鎮調查失業率降到5%。預計2023年城鎮新增就業能夠實現1200萬人左右的全年預期目標。

三是價格漲幅低於預期目標。過去一年,隨着中國大陸生產增長及一些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階段性回調,中國大陸物價漲幅較低,1-11月中國大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3%,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核心CPI上漲0.7%,明顯低於年初提出的3%左右的預期目標。

他認爲,從長期看,中國大陸CPI將實現總體平穩、溫和上漲的趨勢。

四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目標有望實現。他指出,過去一年面對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速放緩,有關方面着力穩外資,貿易結構繼續改善。  他並稱,2023年四大宏觀指標的情況跟年初提出的預期目標基本上是相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