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美國捐贈250萬劑疫苗即將抵臺,爲穩定芯片供應鏈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據路透社當地時間6月19日報道,美國臺灣地區捐贈了250萬劑德納疫苗,當天一架運送疫苗的臺灣華航客機已從田納西州孟菲斯起飛,將於今日(20日)晚間抵臺,而這些疫苗的劑量,是美國原本計劃分配給臺灣地區的三倍還多。

路透社分析指出,雖然美方聲稱“捐贈疫苗沒有附加條件”,但美國其實試圖通過所謂的“疫苗外交”同中國大陸抗衡,以加深地緣政治影響力。同時,此時贈臺疫苗也有想要確保芯片供應鏈穩定的目的,這對美極爲重要。

對此,民進黨當局上上下下,從臺“駐美代表蕭美琴到蔡英文,都對拜登政府表達了感謝之意,聲稱美國捐贈疫苗是“加倍的愛”,讓臺灣“加倍感到溫暖”。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面對大陸官方和民間的善意,民進黨當局卻仍然以各種藉口拒絕已獲得世衛認證的大陸國藥科興疫苗,,甚至還無端指責大陸打壓,以此“推責甩鍋”。

路透社報道截圖

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告訴路透社,美國贈臺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19日早晨已由臺灣華航客機運送離美,將於20日晚間抵達臺北。美國最初承諾將向臺灣地區捐贈75萬劑疫苗,但隨着拜登政府推進向全球各地捐贈8000萬劑疫苗的承諾後,這一數字有所增加。

“我們不會根據政治或經濟條件分配或提供疫苗,捐贈這些疫苗的唯一目的是拯救生命。”這名高級官員聲稱,美方贈臺疫苗沒有“附加條件”,並妄言“臺灣在全球市場獲取疫苗的過程中面臨着不公平的挑戰”。

隨後,這名美方官員更是把話挑明,直接污衊大陸“出於政治目的阻止(臺灣地區)購買(疫苗)”。

路透社指出,目前臺灣島內疫情嚴重,確診病例數較前段時間大幅增加,然而民衆疫苗接種率卻相對降低。在臺灣約2350萬的人口中,只有約6%的人至少接種了一劑疫苗。

報道分析稱,與此同時,美方同臺灣地區展開“疫苗合作”,是想要爲電子芯片等戰略物品供應鏈提供安全、穩定的環境,畢竟一部分臺企是全球芯片的主要生產商,對美國汽車製造商和其他行業至關重要。

此外,路透社認爲,美方也試圖利用捐贈疫苗這一動作,加深同中國大陸在地緣政治影響力方面的競爭力度。

據臺媒“中時新聞網”6月19日報道,運送疫苗的飛機起飛前,臺“駐美代表”蕭美琴也親自前往機場送機,並感謝了拜登政府和美國人民。她甚至還頗爲“肉麻”地表示:“250萬劑的莫德納疫苗,是美國人加倍的愛!”

“中時新聞網”報道截圖

臺“駐美代表”蕭美琴前往機場送機 圖自社交媒體

此外,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聲稱,美國在疫苗方面的援助證實了“臺美之間堅如磐石的友誼”。蔡英文本人19日晚間則同樣在社交媒體上感謝拜登政府,稱“此刻讓面對疫情考驗的臺灣加倍感到溫暖。”

路透社的報道中,還提到了臺灣民進黨當局“推責甩鍋”大陸,以及美方污衊大陸搞“疫苗外交”打壓臺灣的內容。

報道稱,民進黨當局此前一直無法採購到德國BNT疫苗,並將此歸咎於是大陸方面施加了壓力所導致。5月26日,蔡英文就曾宣稱由於大陸介入,使得臺灣與德國BNT藥廠即將達成的交易告吹。

事實上,自島內新一輪疫情發酵後,就疫苗問題“甩鍋”大陸成了民進黨當局的習慣性操作。針對臺灣方面的無端指責,國臺辦27日已做出過明確說明,民進黨當局的相關說法完全是無中生有。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說,早在2020年3月,上海復星醫藥集團即與德國BNT簽約,參與其疫苗研發並擁有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獨家商業權益。民進黨當局對此心知肚明,卻不循正途,非要違反商業規則和誠信原則繞過上海復星向德國BNT購買疫苗。

而在當地時間6月17日,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喬納森·弗裡茨(Jonathan Fritz)則宣稱,中國大陸一直在“非常積極地利用疫苗捐贈作爲槓桿,以撬動更多臺灣的‘外交夥伴’放棄承認臺灣。”

對於這種說法,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此前早已回擊稱,與其說中方在謀劃什麼“新冠疫苗外交”,不如說中方在踐行“人道主義行動”。與有些大國自私自利、大量囤積疫苗相反,我們的初衷是儘快讓更多人接種上新冠疫苗,我們的願望是人類社會盡早走出疫情的陰霾

目前,臺灣島內疫苗短缺,民進黨當局在引進大陸疫苗的問題上消極對待,但此前,民進黨當局已接受了來自日本的124萬劑阿斯利康疫苗捐贈,島內各地於6月15日開始擴大接種範圍,首批接種對象包含75歲以上老人。

日本提供阿斯利康疫苗,臺“駐日代表”謝長廷雨中鞠躬感謝 社交媒體圖

這批疫苗開打後短短几天,島內各地卻隨即傳出接種疫苗後的零星猝死案例。截至目前,島內接種疫苗後猝死者飆至62人,最年輕者僅42歲。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