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海峽論壇成功定位精準無誤

海峽論壇開幕,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要理解尊重與體諒。(圖/東森新聞)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第六屆海峽論壇•兩岸基層調解員聯誼交流會將於廈門舉行。來自臺灣6縣市的18名鄉市區調解會主席和委員代表將與50餘名大陸同行共聚鷺島,貢獻真知灼見,分享寶貴經驗,進一步促進兩岸基層調解工作發展。《中國臺灣網》評論員蕭春陽對此發表了一篇文章,全文如下。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兩岸兩會會談、海峽論壇可謂兩岸交流的「三駕馬車」,而其中的一駕馬車海峽論壇這幾日正在八閩大地上歡快地「奔跑」着。

從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的「開拓之舉」,到「兩岸民間交流第一品牌」的深入人心,再到今年臺灣發生反服貿學運後仍能如期登場成功閉幕的第六屆,海峽論壇歷經兩岸同胞5年多的精心培育,其爲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令它的生命力日益強大。海峽論壇「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魅力,獲得兩岸百姓同心讚許。這樣的成功,秘訣何在?又給兩岸帶來了怎樣的啓示?

一、成功的定位精準無誤

「普通民衆能談些什麼?有必要花費這麼多人力物力講些家長裡短、族譜鄉情嗎?」這是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舉辦前的最受質疑之處。當時,兩岸間已有了兩會與國共論壇,而這個讓兩岸草根階層直接面對面參與論壇的構想,在許多人眼裡實在是「太過大膽」。

但事實很快給出了肯定答案:第一屆海峽論壇,臺灣所有縣市都有代表參加、大陸方面發佈的惠臺政策受到臺灣民衆普遍歡迎,原來,百姓間的論道同樣能對兩岸的和平發展進程產生決定性影響!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主辦方將海峽論壇定位爲四大平臺:兩岸民間交流的平臺、兩岸經貿合作的平臺、兩岸合作交流研討的平臺、兩岸合作交流樞紐的平臺。

「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大膽定位,是因爲他們知道,實現「中國夢」的真正推手,不是政客,而是普通百姓。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在第五屆海峽論壇大會上即曾指出:作爲由下而上的民間交流與合作平臺,海峽論壇不僅具有活力,更具有彈性,也因爲它是向下紮根,而必能夠向上結果,發揮它最深遠的影響與效果

5年多來,海峽論壇深耕基層、面向民間,從一開始就以獨具特色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2009年海峽論壇首次登場,便是當時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範圍最廣的兩岸交流活動;此後歷屆的規模、與會人數與議題範圍都不斷刷新記錄,來自臺灣台灣不同縣市、不同界別、不同羣體的基層民衆,參與經貿、文教、宗親、民間信俗等衆多領域的交流。每屆活動都獨具特色,魅力盡顯,臺島來客,閩地鄉音,草根間交流帶來的融洽令人沉醉。

在在顯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僅是兩會與國共兩黨的事,更是需要大陸13億人民與臺灣2300萬同胞共同參與的偉大事業。海峽論壇以草根爲主角的定位之精準,讓兩岸民衆有了盡情抒發心聲、匯聚智慧的舞臺,讓兩岸攜手走過了全球金融危機最艱難的時刻。

二、成功的創新與時俱進

第六屆海峽論壇的召開背景,與往年有所不同。不久前臺灣臺灣部分學生髮起的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運動,給正在和平發展道路上前行的兩岸關係蒙上陰影。

然而,本屆海峽論壇依然如期舉行了,並被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洪秀柱形容爲「依然充滿了熱情與活力」,這不得不歸功於每屆海峽論壇的議題設定都與當時的兩岸熱點契合。隨時依據當年的兩岸交流形勢及時調整與創新,以滿足兩岸民間不斷增長的交流需求,正是海峽論壇的品牌魅力歷久彌新的重要原因。

海峽論壇以草根的力量,以緊跟時代潮流的執着,一步步地在兩岸共圓民族復興夢想的道路上紮實前行。每一屆都有獨特的亮點閃耀,每一屆都有不斷創新的規模形式、板塊設置、交流領域、內容拓展、惠臺措施

2009年,首屆海峽論壇公佈的惠臺措施,在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陣陣寒意中,爲兩岸經貿關係迎來了加速發展期。

第三屆海峽論壇召開在大陸十二五開局之年、海西經濟區規劃正式頒佈、兩岸簽訂ECFA起步實施的大背景下;第四屆海峽論壇召開在馬英九贏得連任、臺灣人民用選票表達希望兩岸繼續和平發展的歷史空間下;2013年,第五屆海峽論壇召開時,已是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的複雜環境;2014年,雖然兩岸關係遭遇小挫折,但大勢仍在,並且不可逆轉,海峽論壇順利登場,「和諧發展、幸福兩岸」的主議題迴應着兩岸百姓的最大追求。

當前的臺海兩岸,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當前的兩岸中國人,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懂得彼此依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第六屆海峽論壇大會上發表的講話,在臺灣的反服貿學運發生後,既堅定了兩岸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信心,同時亦顯示出大陸方面越來越設身處地看待臺灣情況和臺灣民意。

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即迴應說,大陸越來越設身處地爲臺灣同胞着想,「這一點非常觸動我的心靈」。兩岸一家親雙方在交往中都從「一家人」的角度出發,與時俱進的發展,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才能讓兩岸百姓更多地享受到和平發展帶來的機遇和紅利。

三、成功的惠臺政策深入人心

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根本目的是爲了增進兩岸同胞的民生福祉。以民生爲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兩岸雙方獲得雙贏,本就是海峽論壇的題中應有之義。海峽論壇早已被公認爲大陸促進兩岸交流新政的重要發佈平臺,每一屆都堪稱一場派發惠民大禮包的歡樂聚會,深入兩岸民心。

從旅遊到農業、從貿易到投資、從經濟到文化,海峽論壇在5年多的時間裡已累計發佈100餘項對臺惠民政策舉措,不僅爲兩岸同胞謀求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將令整個臺灣社會都獲益於兩岸交流的不斷深化發展,更是大陸向臺灣同胞釋放善意與誠意的充分體現。而這些舉措的迅速落實兌現,也讓臺灣民衆覺得「大陸說到做到,令人佩服,很願意參加這樣一個活動」。

多年來,海峽論壇爲兩岸的經濟往來開闢了黃金通道,臺灣大米和水果進入大陸,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的籌建,平潭兩岸共同家園的建設等,都與海峽論壇息息相關。

近年來,兩岸經貿合作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兩岸貿易額年年創新高,兩岸投資雙向互動不斷彰顯成效,海峽論壇也是功不可沒。海峽論壇已成爲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夯實兩岸共同利益的重要載體。惠臺政策也吸引着越來越多的臺商「西進」圓夢,造就了平潭這個處處飄散着「臺味」的兩岸共同家園。

參加第六屆海峽論壇的臺灣行銷公司總經理廖鳳彬在考察中表示,平潭條件越來越好,但它並非單方爲臺灣建設而做,而是兩岸共同營造;大陸把硬體做好,臺灣提供技術和專業模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雙贏。

「一加一大於二」,是兩岸同胞在交流合作中最希望達到的理想效果,也是海峽論壇的最成功之處。不講單方面讓利,更重視雙贏互利,是第六屆海峽論壇在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方面發出的明確信號,也讓外界看到大陸構建更加和諧互利的兩岸關係的決心。

6屆海峽論壇,5年多的時間,兩岸民衆你來我往、絡繹於途,也是在不斷地訴說這樣一個真理: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雖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可能因一次會議、一個論壇竟全功,但只要兩岸同胞都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即使面對暫時的波折,也不失理性、智慧,也會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以堅定的步伐前行,就一定能令兩岸關係沿着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走下去,爲兩岸民衆爭取一個美好的未來。這正是海峽論壇的成功帶給兩岸的重要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