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建立AI治理的全球網路框架刻不容緩

今年7月在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演AI才藝秀。(摘自新華社)

中國人工智慧倫理與治理中心主任、大陸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專委會委員曾毅撰文表示,目前,還沒有真正有效的框架可以支援人工智慧(AI)治理的全球協作,而這恰恰是人工智慧健康發展和應用不可或缺的。當前非常有必要在更大範圍的政府間組織包括二十國集團(G20)、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建立全球AI治理的網路框架。

曾毅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發展迅速,現有的監管框架很難在速度與複雜度上與之相匹配。以生成式人工智慧爲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在賦能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爲社會帶來了一時難以解決的挑戰,甚至可能會對全球政治穩定構成威脅。

文章認爲,許多人工智慧領域的應用與社會、文化息息相關。因此,現代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應用必須保持極強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同時,許多人工智慧行業和產品都面向全球提供服務,這個時候,必須遵守不同的監管框架。因此,不同區域監管框架之間的介面與互通性對全球化至關重要。

曾毅直言,目前有一些國際性跨政府組織,旨在協調人工智慧的發展與監管,但都還不足以真正成爲在人工智慧事務方面進行全球協調的平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工智慧倫理問題建議書》,算是當今有關人工智慧治理認可度最高的國際文件之一。

他表示,未來至少應該在以下兩方面支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努力。一,目前193個成員國已就建議書內容達成一致,進入實施階段。成員國應當積極支持並實施建議書中的價值觀與政策,實施相應的技術和社會行動。二,各國以及各政府間組織應當從這項努力中尋找靈感,並將其積極擴展到教育、科學和文化的領域之外。

文章說,更有效的全球治理框架能夠整合現有的分散治理,其中聯合國應是這一框架的核心。而這個新機構的機制應足夠靈活和自我調整,以應對新的變化,不僅能夠及時處理新興的近期風險,並有能力爲長遠風險提供富有遠見和深思熟慮的方案,有效地協調和指導人工智慧發展的主要機構和國家。若新的聯合國人工智慧治理機構能夠成立,應將現有的分散治理努力編織成全球人工智慧治理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