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凱瑞訪陸聚焦氣變合作 具有更廣象徵意義

美國氣候特使、前國務卿凱瑞(右)已抵達上海。圖爲兩人於2014年在北京會面。(中新社

大陸澎湃新聞網15日報導,應中方邀請,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凱瑞於14日晚抵達上海。距上次2019年7月30日美方高級官員訪中,也在上海舉行第12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時隔20個月。儘管中美雙方現階段表述,都將這次對話形容爲一次話題聚焦的專業領域會面,但外界仍然高度期待着這次拜登政府官員對中國大陸首訪。中國大陸學者表示,從白宮方面表態來看,凱瑞此行是一次聚焦於氣候變化合作的訪問,更多是一種功能性的。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騰軍說:「考慮到4月22日美國主辦的氣候峰會即將舉行,中美雙方尋求在氣候峰會前就相關領域進行對錶,我覺得這會是凱瑞此行最爲主要的任務,凱瑞此行可能會向中方通報拜登政府設定的2030減排目標。」「除此之外,凱瑞此行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再次表明美方仍然希望在一些全球性議題上同中國合作。」

澎湃新聞報導復旦大學綠色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志青指出,拜登政府上臺後,雖然中美在氣候應對的大方向上應該說是更加一致了,但整個氣候變化議題相對於中美關係整體架構而言只是非核心的一個部分,短期作用會相對有限,「不過,在中美關係當前面臨困難的條件下,氣候變化合作也許會產生非常積極的作用,『四兩撥千斤』一般撬動中美關係發展。」

李志青認爲,當前中美氣候變化合作是一個通道,中方可以考慮把這個通道的效用最大化

李志青建議:「我們可以考慮把氣候變化問題聯繫到經貿關係之上。氣候變化的應對包括兩個方面:氣候適應和氣候減緩,而且這裡面都囊括了相關領域的產品技術設備,這方面我們假使要合作,可以考慮進一步打通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產品市場資金市場、投融資市場以及技術市場等等,開闢綠色通道以利中美雙方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李志青指出,當前美國非常關心綠色金融這個話題,就是中方通常所說的氣候投融資,其中就涉及到投融資的標準問題、體系建設風險管控資訊公開等一系列問題,

他說:「我認爲,在這些問題方面中美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中美可以共同推動建設氣候投融資的平臺。還有一點,我們關注到碳市場建設,目前中國正在啓動碳市場建設,而美國也尚未有全國性碳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或可在氣候合作的框架內把中美的碳市場做一些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