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 歐式大國聯美抗中平衡術邏輯與風險

大陸學者歐式大國聯美抗中平衡術邏輯風險。圖爲2020年9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上)在北京與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梅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視頻會議。(新華社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8日在陸媒環球時報撰文指出,「拜登效應」在歐洲持續發酵:先是歐盟放出風來,準備與美國討論一個「新跨大西洋議程」並「協調對華立場」;並非巧合的是,北約幾乎在同時也重點討論了「中國帶來的重大挑戰」。歐洲似乎正在積極主動地向華盛頓示好並尋求「對華共識」,甚至英法還計劃將軍事力量存在向亞太延伸。這是否意味着,歐美已經迅速合流並做好了聯手應對中國的準備?

崔洪建表示,歐洲深諳「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要想讓「新跨大西洋議程」獲得美國的積極迴應,就必須從癢處下手。在做出即便拜登上臺中美競爭也難轉圜的判斷後,要在中美之間插上一腳、同時向中美提高身價就成了歐洲的主要策略。

文章稱,歐洲首先想做的,是和美國統一對中國的「認識」,用它自己提出的中國是「談判夥伴經濟競爭者系統性對手」的定位影響美國,希望將它提升塑造爲歐美對華的「共同認知」;其次是藉歐美「共同價值觀」搞事,將中美競爭意象化爲「民主同盟與專制主義」之間的鬥爭,這成爲貫穿歐盟文件和北約報告的主線,也是歐美能形成某種「對華共識」的政治基礎。

崔洪建認爲,歐洲更想做的,是以應對「中國挑戰」爲要脅,讓美國在「迴歸多邊體系」「重擔領導責任」的過程中,爲歐洲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鞏固歐洲的競爭力優勢、爲歐洲提供安全保護以及爲補償歐洲在中美競爭中的損失繼續出錢出力,因此從貿易、關稅、5G、6G、數字、碳稅到關鍵設施和人工智慧,從「限制中國影響」到「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歐盟和北約一口氣開出了一長串要價,以此作爲和美國協調對華政策前提條件

文章強調,如果沒有「中國因素」,做慣了大哥的美國很難接受歐盟要求它「統一認識」、承擔責任和付出代價的合作條件,很難放任北約中的歐洲盟國繼續逃避安全責任。但有了「中國挑戰」,歐洲的這些要價就有了和美國「共同應對挑戰」的「正當理由」,歐盟可以繼續依託美國的經濟科技體系,北約不合時宜的生存續命也纔有了動力和目標。

崔洪建表示,年初暴發的疫情和歲尾收官的美國大選,成爲歐洲調校國際定位、轉變外交姿態的重要影響因素。

在對拜登及其政策變化近乎偏執的期待下,歐洲會不惜以暫時或局部犧牲中歐合作的利益爲誘餌,來向華盛頓示好。如果拜登對歐洲的殷勤投桃報李,在未來中美歐三角的複雜博弈中,歐洲會在政治、外交等領域向美國傾斜。

文章指,但歐洲自身的問題和歐美之間的心病,不是靠渲染「中國挑戰」就能解決的。在熱鬧的政治炒作和外交互動後,留給歐美關係的最大障礙、雙方「對華共識」的最大考驗,是比歐洲拋給美國要價單更長的問題清單:經貿摩擦、數字稅、碳關稅、長臂管轄、北約軍費土耳其問題、伊核協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