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重拳反壟斷 國進民退再擴大

馬雲約談螞蟻集團上市喊卡。(新華社資料照片

2020大陸民企重大事件

11月底,前大陸首富馬雲因爲「壟斷」問題遭約談,他所創立的阿里巴巴集團遭到調查,馬雲創立的螞蟻集團在上市前也臨時喊卡;但這並非單一事件,就在11月,江蘇福信集團負責人楊宗義、河北大午集團負責人孫大午也都因爲經濟治安問題被逮捕。

疫情下,大陸民企經營情況比國企更困難,加上8月啓動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國企藉「混改」的名義加速併購民企,使得「國進民退」現象在今年變得更加顯著。

國企參與併購佔47.94%

據高禾投資統計,今年上半年大陸國有資本入主上市公司的相關案例達到49例,遠超過往同期,相關上市公司總市值爲2386.67億元人民幣。另據同花順iFinD統計資料顯示,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啓動後,8月1日至12月7日期間,A股共有314起併購案參與方爲國有上市公司;全年A股則有655起併購案的參與方爲國有上市公司。也就是說,僅8月1日至12月7日期間,國有上市公司參與A股併購案佔比就高達47.94%,超過以往的紀錄

雖然大陸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啓動後表示,「我們從來沒有在國企和民企的兼併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方面設置界限」,但實際情況是國企並民企的情況勝過民企並國企。

以民營經濟爲重心的浙江,該省上市公司總數排名大陸第二,A股各類上市公司(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有400多家,但浙江國資委卻公佈宣稱,根據規畫,2020年度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達到65家左右。

最近幾十年來,大陸民企在大陸製造業和基礎設施投資中的佔比曾不斷擴大,並在2015年達到頂峰,佔到大陸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一半以上,但此後就不斷萎縮,原因有市場因素(包括民企業主個人),也有政策因素。

首先,民企上市公司近年面臨的市場壓力越來越大。不少民企缺乏核心競爭力,多角化攤子鋪得太大,一旦短時間內遇到2008年金融海嘯、2015年股災和今年新冠疫情,極容易陷入困境;上市公司可以股權質押融資,吸引大批民企負責人借錢,但這幾年股市多次大盤整,2至4折的股價,使得很多質押股權融資的上市公司面臨爆倉絕境

在民企經營困難時,國企卻相對容易拿到政府的紓困貸款,可以逢低併購民企股權。

還有不少的民企上市公司股東創業多年,年齡已經大了,在缺乏接班人的情況下,趁機賣股套現也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國進民退還有政策因素在內。近年來,大陸官方持續加強對民企的管控,例如2015年6月,《中共黨組工作條例》要求民企須設黨組織;2017年10月,中共組織部副部長齊玉表示,黨員3人以上企業就應設黨支部;2018年6月,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草案首度要求上市公司須設立黨組織。

外媒憂傷及經濟效率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4月10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發表題爲《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的講話;他高度肯定國企在抗疫過程中的作用,即「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國有企業衝在前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促進產業循環中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他接着又說,「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也要改革優化,但絕對不能否定、絕對不能削弱」。

與習近平高度肯定國企相較,9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公佈《關於加強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意見》,這是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共中央發佈的首份關於民營經濟統戰工作文件,要求民企業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政府控管民企的態度明確。

對於國進民退的趨勢,海外媒體擔心傷及大陸的經濟效率。據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和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的數據項目「中國儀表盤」(China Dashboard)的分析,自從2012年習近平執政以來,中國單位經濟增長的資本投入幾乎擴大了一倍。從官方數據看,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之一是國企規模膨脹,而國企效率往往低於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