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山風藝術季 看見恆春歷史軌跡

落山風藝術登場後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朝聖當中炸彈花」展現海口港曾爲軍事陣地意象,加上「風中舞動」有如在岸邊等待親人歸來的老母親,意外增添濃厚歷史色彩。(謝佳潾攝)

落山風藝術季的34座裝置藝術吸引遊客朝聖,也讓文史工作者發現其中趣味,「炸彈花」展現海口港曾爲軍事陣地的意象,加上「風中舞動」有如在岸邊等待親人歸來的老母親,帶點苦澀又象徵和平,使人意外走進恆春半島的歷史軌跡

「風中舞動」是落山風機器人,站在強勁風中順風擺動,象徵逆風順受的知足樂天觀,而看在恆春文史工作者念吉成眼裡,有另種更有溫度、更溫暖的解釋,尤其在與「炸彈花」的相互呼應下,更成了有如小電影動人故事

念吉成指出,「炸彈花」是訴說二戰末的海口港,曾經歷一場可怕的炸彈攻擊,港灣隨處激起高高浪花,而今巨大的炸彈矗立港灣一偶,讓人深深遐思當年歷史場景,而對映下,「風中舞動」更像一位岸邊的母親。

念吉成說,岸邊的母親抱着一把失去琴線的老月琴代表着恆春半島因二戰失去摯愛寶貝孩子,哭乾眼淚、唱斷琴線的可憐老母親,即使在烈日強風中,仍堅持佇立岸邊,癡癡等着她心愛孩子的靈魂回到臺灣故鄉

他說,3年前落山風藝術季初登場時,他就因好奇進入參觀,而意外與策展劉國建築師偶遇,2人相談甚歡,不僅談起車城及海口港的史話,也受邀參與此次的活動內容,讓藝術品披上文史的外衣更有韻味,此外還建議舉辦萬人點燈祈福,讓恆春半島的歷史再被看見。

他強調,近來走讀歷史興盛,也代表文史到文創經濟高度發展性,當中深層文化加上藝術創作是發展趨勢,從國旅改吹深度旅遊風就可看出端倪,因此現有不少社區旅行與活動都以此爲目標經營,期待藉此更深化、活絡國旅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