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江邀媒體高層「能源之旅」 遭質疑「護航核能」

記者周佩虹高雄報導

馬英九總統行政院江宜樺2日邀請國內媒體主管進行「能源之旅」,在參觀中油天然氣接收站、臺電太陽光電系統及興達發電廠後,多位媒體主管於「問答」時直接嗆聲馬江,「感覺核能不可?」、「違背非核家園理念?」眼看官員輪番回答似乎無法「讓人滿意」,馬以「我們還有很長時間會在一起」簡短裁示作結。

這場2天1夜的「能源之旅」,是馬英九上任後首次邀請國內媒體主管下鄉,第1天上午直接殺到高雄,用半天的時間參訪了天然氣、太陽光電、煤炭等發電設施,但相關人員在介紹均提到不同設施面臨成本穩定性二氧化碳污染困境,令不少媒體私下質疑,「難道只有核電最好?」

結果在興達發電廠簡報及座談時,先是江宜樺口誤將「能源之旅」說成「核能之旅」,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在簡報時也比較各項能源的缺點及限制,更引發多位媒體高層的質疑,犀利提問到參訪行程不斷提及其他能源發電之成本及穩定性,國內能源政策難道「非核不可」?質疑此次參訪根本是爲核能「護航」。

對於媒體的質疑,包括臺電總經理朱文成、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樑啓源等輪番上臺迴應,朱文成表示,核能便不便宜,純粹是計算方式的不同,建廠燃料成本差不多,問題就是在最終處置成本要算多少。他提到,高放射燃料最終處置,也就是可以放好幾萬年那個,那東西多少錢,「沒有人做過、也沒有人成功過」,世界上還沒有國家能解決這問題,所以它要花多少錢,「不知道」。

而樑啓源也以「買樂透」的機率形容核災成本,他表示,買樂透得獎的話是15億元,但只花100元,這是機率的問題,如果都算進去,核電外部成本1度電只要0.2元。

樑啓源還說,核廢料的問題不是技術的問題,重點是「政治的問題」;技術方面,短期可儲在水槽,中期可乾式處理,40、50年;長期掩埋最終處理,荷蘭瑞典都已經在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