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上學」 寶貝沉溺假期該怎麼辦? 解救6招

長假結束,學校陸續開學,不少學童面臨放假症候羣。(圖/記者黃克翔攝)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長達9天的春節連假結束了,學生更度過了近1個月的寒假,不少學童出現晚睡晚起、遲到、生活鬆散、不想寫功課上學現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鬆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邱顯智主任指出,學童若出現上述情形,即是所稱的「放假症候羣」,一般經過一到兩星期的調整,都可以回到原軌,但若超過兩週仍未恢復,應儘速尋求專業醫師評估。學校陸續開學,但有些學生仍沉溺放假的氣氛,生活作息及精神層面無法回到常規。對此,邱顯智主任表示,其實家長不用太過焦慮,只要能掌握好幾項原則,循序漸進、寬嚴並用,一定可以較快幫助學童在短時間收心。但邱顯智主任也進一步提醒,孩童如果超過兩週都沒有恢復的話,那可能就不是放假症候羣,家長和老師可以先問孩童,是否因新的學期而有困擾,如新的課業同學、老師等,針對這些困擾提供支持和協助。若還是沒有改善或孩童也說不出理由的話,就建議尋求小兒科醫師、家醫科醫師、及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等專業人員進一步的評估。原則一:循序漸進生活調整是需要時間,慢慢恢復。可以在假期結束前幾天開始調整,但這對大多數的孩童都是困難的。所以不妨從假期結束後再開始,以一到兩星期的時間來調整。原則二:寬嚴並用發條鬆了,也不能一下轉太緊。但沒有要求,卻又不會變緊。因此需要每天要求一些,每天改變一點,而達到目標。原則三:規律生活作息恢復原有的生活作息,充分的睡眠是最需要。定時入睡和起牀,方有精神來面對一天的挑戰。原則四:健康飲食定時定量恢復原有的三餐,選擇健康有益食物-少甜、少油、少炸少刺激、少加工、少量等特點,改變假期過量的飲食。原則五:合宜休閒活動固定的休閒娛樂,來調節學習和工作。不要因爲假期而急着學習,因爲學習和休閒,都是生活中必要的部分。原則六:協助自我規畫和學習和孩童一起規劃,協助完成目標。上述的原則和目標,都不是家長單方面的要求,而是和孩童一起討論,幫忙克服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