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醫院設教室 精進「四手聯彈」鼻竇顱底腫瘤手術

馬偕醫院耳鼻喉頭頸部主任王瀛標(右) 與神經外科醫師詹雲凱合作進行顱底手術。圖/馬偕醫院提供

鼻竇與顱底腫瘤手術複雜度高,被視爲「四手聯彈」同時進行內視鏡鼻竇與顱底手術,需要結合經驗豐富的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與神經外科醫師。馬偕醫院設置「鼻竇顱底暨顏面手術技能發展創新教室」日前正式揭牌,期待此教室可以提升手術品質,降低手術併發症,併成爲創新研究發展的重鎮。

「鼻竇顱底暨顏面手術技能發展創新教室」設置在淡水馬偕醫院,25日由馬偕醫院總院長張文瀚、耳鼻喉頭頸外科系主任王瀛標等人共同揭牌。張文瀚表示,建立教室代表着醫院在醫學技術領域的堅強實力,啓用後首場內視鏡鼻竇顱底手術研習營由馬偕鼻竇顱底醫療團隊示範手術與解剖課程,希望年輕醫師在良好的設備與環境下,反覆練習,達到更好的手術效果。

鼻竇與顱底腫瘤治療挑戰度高,顱底腫瘤手術更是風險性且手術技巧需求性極高,手術品質取決於臨牀醫師的專業與經驗,團隊合作默契被視爲高品質手術的重要指標。王瀛標說,鼻竇與顱底腫瘤手術針對複雜的人體顱底解剖構造及位置刁鑽的腫瘤病竈,能夠精準且快速處理,進而減少手術時間。

王瀛標表示,團隊進行過數十場手術教學示範,彙集多年心力與專業能力與經驗,曾於2021年發表臺灣版「慢性鼻及鼻竇炎的基本內視鏡手術與進階手術治療」指引,並於2022年發表「顱底的手術解剖構造」於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內視鏡鼻竇解剖指引手冊,相關手術創新改良與研究多次發表於國外鼻科頂尖期刊,每年約完成40多例腦下垂體腫瘤、嗅神經母細胞瘤、鼻竇腫瘤及脊索瘤、腦膜瘤等複雜性個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