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信俗:一瓣心香逐水去

半月談記者 褚萌萌

相傳在宋代,湄洲島女子林默善水性、知天象、通藥理,常幫助鄉民預測航海吉凶、救死扶傷,受到人們的愛戴。她逝世後被奉爲神女,後漸成爲護佑航海平安的“娘媽之祖”。

梳着媽祖髻、穿着湄洲島傳統服飾的當地學生 新華社記者 褚萌萌 攝

“捏海人

神像前的祭壇上,擺放着海味、花鳥、山水等各類貢品,其中有許多栩栩如生的麪塑海鮮,乍看之下竟可亂真。它們出自58歲的“捏海人”、本地村醫黃亞棋之手。

經過靈巧地捏造、精細地雕琢、逼真地着色,一團混合調製的白色麪糰就在黃亞棋手中搖身一變,化身瞪着眼睛的黃花魚,似乎還散發着海洋的鮮腥氣息。

每隔三五年,黃亞棋就會爲祖廟祭典準備一桌上百種的“海鮮盛宴”,還常收到世界各地媽祖廟製作邀約。最多一次,他捏過168種,有海星、海螺、螃蟹、帶魚、鱟……琳琅滿目。

很難想象,這份巧奪天工的手藝是自學而成的。上世紀80年代初,年輕的黃亞棋第一次參加媽祖巡安湄洲的活動,便被家鄉文化深深吸引。母親告訴黃亞棋,傳統媽祖貢品中有一種麪塑海鮮,已經去世幾十年的黃家二伯是最後一個精通這門手藝的“捏海人”。

“我感到一種責任。”黃亞棋說,“我不捏,這門手藝就敗了。”他去市場買來各種海鮮細細觀摩,又結合母親對二伯作品的回憶,在行醫之餘廢寢忘食地研究着。

據傳,媽祖貢品中的海鮮麪塑是龍王派來拜謁媽祖的蝦兵蟹將。由此,黃亞棋給每樣作品都起了有趣的名字:“蝦兵助戰”“蟹將點兵”“海龜祝壽”“馬鮫朝聖”……每年春祭之時正值魚羣產卵,古代先民以麪塑代之,爲的是讓海洋生物得以繁衍生息。

瓣香起湄洲,善心逐水去。沿海地區的人們自古靠海吃海、向海而生,因而感恩海洋、敬畏海洋,樸素地渴望着與海洋和諧共處,這些無不體現出中國古代海洋文明的智慧與包容。

源流一方

小小湄洲女黃溢萍第一次參加祭典表演。她梳着狀似帆船的“媽祖髻”,身着藍色“大海衫”和紅黑褲子。看到祭壇上的海鮮貢品,黃溢萍入了神。“這都是我們湄洲島的特產啊,像是活生生的。”她越看越喜歡,回去立刻報名學校的麪塑興趣班。

2009年,“媽祖信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爲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以弘揚媽祖大愛精神爲核心,包括祭祀儀式、民間習俗和故事傳說等。

校園裡的孩子用稚嫩的小手觸摸着家鄉的歷史。黃溢萍所在的湄洲第一中心小學麪塑班,就是在黃亞棋的指導下開辦的。近一年,黃溢萍已如願學會捏海星等簡單生物。

學校的媽祖髻興趣班辦得有聲有色。“盤發爲海,插簪爲槳,青絲做纜,豎髻做帆”,這種相傳爲媽祖設計的髮髻有祈求一帆風順之意,但技藝複雜,已少有年輕人掌握。

學校老師黃秋梅特意向長輩請教,又悉心琢磨,逐漸懂得了箇中訣竅。這兩年,她都會帶學生去參加島上一年一度的湄洲女髮髻技藝表演。

豐富的傳承活動,實質是發揚媽祖精神的仁愛內核。以湄洲媽祖祖廟爲例,其下的慈善基金每年都會投入上百萬元,扶助孤寡老人、困難學生等。

在水中央

對33歲的祖廟工作人員張麗明來說,3年前陪同媽祖像赴馬來西亞的情景,令他難以忘懷。在吉隆坡天后宮,衆多敬仰者前來謁拜古老的媽祖像,將寬敞的殿堂擠得滿滿當當。“我真切感受到媽祖文化的吸引力。”張麗明說。

大學畢業後,這位湄洲島小夥一直在外工作,當時只是因家事之故短暫回島,在祖廟幫忙。可所見所感令他堅定下來:留在家鄉,弘揚媽祖文化。

自古以來,出海遠航的人們都會在船上請一尊媽祖像,以求平安。隨船行水流,媽祖文化傳播到全國各地,臺灣更是有5000餘座媽祖宮廟、全島人口近70%的敬仰者。唐以降,媽祖文化還沿着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沿線地區,在與當地風俗的融合中落地生根。

湄洲媽祖祖廟接待處主任林玉美介紹,截至2019年2月,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已建有媽祖宮廟,有敬仰者近3億名。

“媽祖是親和的、包容的、非對抗的,是東方海洋文明的代表,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繁榮發展的重要精神力量。”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林明太認爲,這是媽祖文化取得世界性影響的原因。在當代,媽祖精神與海絲精神的開放包容、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是一致的。

“媽祖文化很早就傳入日本,並且還在繼續傳播。”在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上,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說,新冠肺炎疫情中,媽祖祖廟爲日本捐贈物資,就是媽祖精神的體現,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詮釋。

湄洲島黨工委港澳臺辦主任唐國清介紹,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雙向交流,當地積極促進媽祖文化助推兩岸融合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

祖廟的工作人員中,有20多名像張麗明一樣的返鄉大學生。他們爲千年媽祖文化帶來新穎的創意:“重走海絲路”中,“女神”的實名制飛機票、特設座位等都曾在網絡引發關注。

90後的林建濱還聯合島上幾名有特長的青年,打造了“萌媽”的媽祖卡通形象,製作文創產品、繪製微信表情包。未來,他還想結合千里眼、順風耳、四海龍王等神話形象,創作“萌媽”動漫作品。林建濱說:“我想通過文創,讓更多年輕人瞭解媽祖,讓媽祖文化不在我們這一代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