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鏟子的都活着 挖黃金的死了

鏟子的都活着,挖黃金的死了(圖/辛剛)

經常有人討論:當一門生意特別好,在「風口」上的時候,要不要湊個熱鬧?我覺得最好不要。你真正要做什麼,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競爭能力、願景、喜好去做擅長的事,而不應該盲目地跟風。大家擠進同一領域,競爭會變得非常激烈,不僅機會變少,成功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相反,如果你在熱鬧的生意或者說風口的周邊找機會,沒準兒賺錢的機會反而比較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我來講幾個故事。

前些天,我看到公司的一個年輕人喜形於色,我就問他怎麼回事兒。他告訴我,比特幣的價格再次上漲,他的損失又少了一些。原來,2018年比特幣價格瘋狂上漲的時候,這個年輕人沒經住誘惑,把手頭積蓄都拿出來炒幣。然而就在他做着發財夢的時候,比特幣的價格開始下跌。他捨不得割肉,選擇持有,結果比特幣價格一路下跌,越虧越多。

2019年3月底,我又看到這樣一條消息,比特大陸因爲無法滿足港交所的一些條件,上市計劃暫時擱置。比特大陸是做什麼的呢?雖然它一直以晶片生產廠商的形象示外,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超過90%的業務都來自礦機銷售。礦機就是專門挖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設備。

我們也從公開資料中看到了比特大陸的一些經營情況。這是一家非常年輕的企業,成立至今不過五六年的時間,已經發展得頗具規模了。僅僅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的營收就達到了28.4億美元,毛利超過10億美元,這是一份非常炫目的業績,絕大部分科技獨角獸企業都無法在賺錢能力上與之媲美。

2018年年底比特幣大跌之後,很多炒幣的人財富暴跌,虧得一塌糊塗,但這些礦機生產廠商,由於在此前的發展中已經積累了技術、財富,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多元化經營,甚至是轉型。相比那些慘賠的炒幣者,這些生產廠商的迴旋餘地要大得多。

這就讓我想起100多年前美國淘金熱。由於美國西部的艱苦條件,很多人死在了淘金過程中,剩下的許多人由於金礦之間的競爭並沒有賺到太多錢。但是當地提供各種生活、生產服務的人,比如賣食品的、賣水的、提供住宿的、賣鏟子的,因爲需求大增,賺了很多錢。

1848年,美國舊金山的一名木匠詹姆斯馬歇爾建造鋸木廠時,在推動水車水流中發現了黃金。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引發了全世界的淘金熱。義大利人、巴西人、西班牙人紛紛擁入,舊金山居民從1847年的500人,增加到1870年的15萬人。

在這個過程中,第一家牛仔褲企業誕生了。

1847年,德國人李維‧斯特勞斯來到舊金山,以賣帆布爲生。後來他發現,當地礦工十分需要一種質地堅韌的褲子,他用原來造帳篷的帆布做了一批褲子,賣給當地的礦工,十分受歡迎。李維‧斯特勞斯眼見銷售不錯,就迅速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生產牛仔褲。又過了一個半世紀,牛仔褲從美國流行到全世界,成爲全球各地男女老少都能接受的時裝

在淘金熱期間,還有一個叫米爾斯的人也來到舊金山。他沒有采挖過一克黃金,相反,他向淘金者們出售鏟子等工具。在積累了一定的財富後,他開了一家銀行,供淘金者們存儲獲得的收益。之後在他的幫助下,加利福尼亞銀行在舊金山開業,之後的很多年,它一直是該地區最大的銀行。

作爲一名淘金者,米爾斯從來沒有淘過金,但他抓住了淘金熱的浪潮,利用其周邊的機會迅速成爲那裡最富有的人。而在這個過程中,絕大多數淘金者都沒有發財,許多人甚至家破人亡,包括最早發現黃金的馬歇爾,最終身無分文,在一間簡陋的房子中去世。

還有丹佛大學。我們只知道這個學校不錯,卻忘了該校的創建人史丹佛夫婦,也是在淘金熱的過程中,因爲做周邊的生意賺到了錢。最後,他們捐出一筆錢,以兒子的名字創辦了這所學校。

爲什麼會出現上述情況?有一種解釋,叫媒體效應。所謂的媒體效應,就是指因爲宣傳,全社會都認爲這個行業特別能賺錢。你想像一下,挖到的沙土用水洗一下,就能撿到一勺金子,多麼誘人

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員、資本都進入這個行業,但是一擁而入的人羣很難建立起特別的優勢。大家如果都一樣,突然增加了很多人來競爭,產品又是同質化的,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停地壓低產品價格、勞動力價格以及供應商的價格,過度競爭其實賺不到錢。

相反,對那些提供鏟子、牛仔褲的人來說,他們做的事缺乏媒體效應,沒有人會報導,生產一把鏟子能賺多少錢,或是賣牛仔褲會發大財,就算寫了也沒人看,他們做的事太普通,因此也就沒有什麼人加入。於是,賣牛仔褲、賣鏟子的人,在沒有大競爭的情況下,緩慢但有效地積累了自己的優勢和財富。

當一門生意變得十分火熱,彷彿人人都能從中挖到「黃金」的時候,最好去找一些周邊沒那麼多人注意的行業,類似於賣鏟子、賣牛仔褲的行業。躲開激烈競爭,提供相對優質的服務,反而有贏的機會和長期發展的可能。

(夕昇陽/摘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扛住就是本事》一書,圖/辛剛)

(本文摘自《讀者雜誌11月號》)

《讀者雜誌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