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租屋好糾結 專家曝「3大評估關鍵」:只住1年別當房奴

專家建議,可從個人財務預期居住時間及收入來評估自身適合租屋買房。(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與本文無關,下同)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到底該買房還是租房,或許對許多人來說是個難題。CNN指出,在某些城市房價大幅上漲的同時,隨着人口外流部分房東祭出頗具吸引力的租屋選擇,在此情況下,可從個人財務、預期居住時間及每月收入3大角度切入思考,判斷自身狀況較適合租房還是購屋

1.財務狀況:認清「購屋」是不是符合自身條件選項

雖然房價和租金是一大因素,但更關鍵的是,你是否已經準備好晉升殼一族,要思考扣除頭期款之後的存款是否影響生活,且信用評分也很重要。

理財規劃德雷塞(Andrew Dressel)建議,身邊要存放6個月生活開銷費作爲急用儲備金,外加1萬美元(約新臺幣28萬元)來支付相關手續費用,「信用評分能讓議價空間更大」,且房貸、水電費稅金等不應超過個人薪資4成,「購屋族需要確保,不會因爲買了一間房子,讓退休或其他目標淪爲犧牲對象。」

2.預期居住時間

如果只打算在某個地方住上2、3年,里昂金融公司分析師艾波洛菲亞(Jay Abolofia)坦言,租房會是個比較優的選項,特別是現在,「人們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在城市租房,因爲其他人都選擇出走,房東們不得不降低租金」,如果只想住1年,那租房也不賴。

艾波洛菲亞也說,利率低並不完全代表現在就是買房的好時機,當利率降低時,會給房價帶來上揚壓力;但若是想待上一段時間,買屋會是個不錯的選項,「你住的時間越長,買房就越有意義。」

3.月薪多寡

從買房、過戶到繳房貸都需要錢,在評估自身財務狀況能輕鬆負擔相關費用之前,衝動購屋是沒有意義的舉動。金融分析師達姆斯基(Noah Damsky)表示,若每個月都能負擔房貸,手邊有足夠緊急儲備金,也符合人生規劃,那就能出手買房,但事前必須計算好一切。

達姆斯基建議,每月所要支付的房貸最高不應超過總收入35%,或是其他人提倡的28%;此外,儘管傳統上鼓勵買家能以總房價2成來作爲頭期款金額,但因爲現階段房貸利率低於3%,建議頭期款低於20%。

另名財務規劃師海蘭德(Matt Hylland)指出,買主應該抓房價2%至3%作爲住宅修繕維護費,「確保每個月有能力償還貸款很重要,但也別忘了,身爲屋主你的,要把其他費用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