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高質量的“雙11”——寫在“雙11”的第12年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 題:邁向高質量的“雙11”——寫在“雙11”的第12年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王雨蕭、樊曦

今年是第12個“雙11”,作爲疫情後最大消費季,“雙11”點燃了全民消費熱情,展現了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市場活力

第12個“雙11”,當“剁手黨”向理性消費轉變、“薅羊毛”向品質消費轉變,邁向高質量發展成爲“雙11”的應有之意。

點燃全民消費熱情

60萬顆雞蛋30秒賣空,10萬份火鍋肉卷1分鐘搶光,100萬片牛排5分鐘內被安排,這是京東“雙11”“開門紅”活動的火熱場景

民生必需品銷售火爆,“家庭型”消費勢頭強勁。在京東“雙11”“開門紅”活動前5分鐘,糧油米麪飲用水、牛奶、嬰幼兒奶粉紙尿褲成交額同比增長均超過10倍。

“雙11”是一個窗口,展現了中國市場活力和消費強勁復甦的態勢。一度受到疫情影響的實體零售、同城生活等業態逐漸恢復,城市的人氣更旺、更熱鬧了。

逛商城、吃雞蛋仔、喝珍珠奶茶、洗剪吹之後做個美容護理……“雙11”第一天,銀泰百貨喵街3萬張“吃喝玩樂”券被秒空,僅奶茶就售出了18萬杯。

充電式發熱羽絨服量膚定製妝容的“黑科技”美妝產品、僅需短短几步即可根據測試數據提供肌肉訓練建議的步態測試儀器……第三屆進博會上,一系列“新”“潮”“炫”的進口好物讓人目不暇接,這背後是中國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雙11’不僅要點燃消費者的購物熱情,更要增強千萬商家的信心。”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表示,拼多多引入更多的線下工廠、商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雙11”,給企業和商家提供輾轉騰挪的空間,給消費者更多選擇,從而進一步激發消費需求和市場活力。

價格和品質一個都不能少

俗話說“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但對於消費者來說,以最大的優惠力度,搶購到最好品質的產品,纔是每年“雙11”的終極目標

在“雙11”的某網紅直播間裡,北京的李女士搶到了價格超值的護膚品,她給記者展示手機裡的訂單,直播間給出的“冰點價”比“雙11”期間的促銷價格還要低三成。

“以最簡單的方式面向用戶,消費者不用做滿減計算題,看到的即是最優價。”陳秋介紹,今年“雙11”,在手機、家電、數碼、美妝、母嬰等領域,拼多多將部分產品的補貼力度從銷售價格的10%至20%提升到50%至60%。這源自依託平臺海量消費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聯合全球頭部供應鏈和製造商,讓底價好貨直達消費者手中,進一步促進消費公平,帶動整體銷量。

除了打折的價格信息外,商品品質更受消費者的關注。如今,一個商品品牌的走紅,跟消費者口碑的號召力、分享推薦產生了很大關聯。

主打年輕化用戶羣體的社交網站小紅書,開闢了“‘雙11’避雷攻略”話題,集合了海量網友根據真實體驗分享的“避雷”筆記,有的用戶常常提問某款產品“適合不適合”“好不好用”,有的用戶則會分享測評不佳的產品。

“雙11”期間,蘇寧推出“全場景”零售,7000餘家零售雲的縣鎮店,60家拼購村、71家拼工廠、35大產業帶和各大品牌通過“村播”“廠播”“店播”等形式,以全場景互動,讓用戶實時體驗“源頭直採、產地直賣、工廠直造”帶來的信任感,更好地貼近消費者需求。

邁向高質量發展

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百億補貼、預售、整點秒殺、跨店滿減、分期免息、助力紅包……無論線上線下,“雙11”的各種促銷規則和玩法都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而消費者吐槽商品質量、售後服務的各種段子也是層出不窮。

當“雙11”步入第12個年頭,規範秩序勢在必行,邁向高質量發展方能長遠。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等三部門聯合召開規範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明確提出九個方面要求,其中,跟消費者密切相關的內容包括:杜絕刷單、刷評、炒信等失信造假行爲,不得發佈浮誇的直播帶貨“戰報”虛增流量;嚴格落實產品質量責任;加強對虛假打折行爲的管控;依法落實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產品“三包”等規定,積極探索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創新。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表示,從拉動消費、恢復經濟的角度來說,“雙11”有其與時俱進的特殊性。消費者狂歡購物“雙11”,既要量力而行,理性消費,繞過商家套路,也要擦亮雙眼,注重維權,合法自我保護,真正抓住這場購物節帶來的優惠紅利。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認爲,邁入新發展階段,數字經濟將催生新的增長點,爲擴大內需提供規模可觀的增量;同時有助於開拓國際市場,引進國際優質資源,更好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