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輸血價格高 黑市血液來源不明 盼建動物公益血庫機構

家中毛小孩一但生病需要輸血,價格都是萬元起跳,臺灣少子化情況下,毛小孩數量卻是倍數成長,據統計臺北市僅有21家提供捐血服務。(劉瑋晴攝)

家中毛小孩一但生病需要輸血,價格都是萬元起跳,臺灣少子化情況下,毛小孩數量卻是倍數成長,據統計臺北市僅有21家提供捐血服務,議員表示,柯市府時期曾與臺北市獸醫師公會合作推出「捐血犬貓資訊媒合平臺」 ,但是媒合過程繁複人事費用高,要求建立與人類一樣的公益血庫機構,並鼓勵寵物主人平時就能讓動物捐血並保存。

民衆黨臺北市議員陳宥丞表示,「捐血犬貓資訊媒合平臺」自創辦人過世後就沒再更新,接管人員也無法登入管理,動保處不該放任平臺荒廢,建議重新建立媒合平臺,或是儘速與獸醫師公會協商,獲取「捐血犬貓資訊媒合平臺」的後臺權限。

陳宥丞說,毛小孩生病捐血是很重要的一環,北市雖然有媒合平臺,但是人事費用高,導致有許多動物醫院乾脆直接向黑市購買血漿,更讓血液來源不透明,要求動保處應該建立與人類一樣的公益血庫機構,並鼓勵寵物主人平時就能讓動物捐血並保存。

陳宥丞認爲,目前屏東科技大學有自己的寵物血庫,若北市府無法取得平臺,可自行建立資料庫,許多學術團體也願意與北市府配合,現在內湖有中繼之家,未來完工後可作爲捐血中心營運,另在外面隔離一個空間推行「動物捐血車」,讓民衆的寵物在不與流浪動物接觸的情況下完成捐血流程,且如果動物之家能有學術單位成立的血庫,就可以在捐完血後立即將血包送入中心保存。

動保處長陳英豪表示,會盡快與獸醫師公會研議恢復平臺,但是公益血庫技術背景不是地方政府能掌握,要有中央級機構參與,且資料庫配對及技術是難上加難,包含血液安全品質、血液複查、16種血液、抗原及陰陽之分等,收容所會有交叉感染,也是許多疾病彙集地方,因此沒辦法當捐血中心,且捐血回來保存也是大問題。但2023年臺灣大學曾有寵物捐血車專案,會與動保團、獸醫師公會研議,讓企業認捐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