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自由化政府部門沒有準備好

李武忠

國內媒體社論紛紛就總體經濟、國家戰略等觀點來闡述通過兩岸服貿協議的必要性,也一再呼籲國人要有面對開放與國際競爭的心理準備,並積極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來面對這些挑戰。臺灣必須走向國際是多數國人的共識,然而外界想問的是既然政府部門在國際貿易談判過程中已無可避免必須要在某些議題上做出讓步,是否事先讓相關業者有心理準備?更重要的是面對國內市場大幅開放,政府是否已經事先備妥因應對策並充分向外界說明,讓國業者有信心應付外來衝擊答案很顯然都是否定的。這些問題無法誠實面對並找出解決對策,未來民衆街頭抗爭恐怕還是在所難免。

謹以農業爲例,爲因應貿易自由化帶來的衝擊,政府固然提出以「新價值鏈農業」取代「生產型農業」並將積極推動「六級化產業」的政策。問題是農政機關雖然推廣認證多年,目前取得吉園圃認證的只有2萬5千多公頃,有機農業認證的面積也不到6千公頃,佔總體農業生產的極少數,臺灣農業仍然採慣行農法爲主,受國外低價農產品進口衝擊也最大。原因在於該農法面積廣數量多、價格低、在食用安全上仍有疑慮且經常發生產銷失衡,像大宗葉菜類柑桔類等等,難以建立消費者對在地農業的偏好,一旦低價農產品開放進來很容易產生替代的效果,無法與外來農產品競爭,如何因應政府需對外說明。

另,「新價值鏈農業」中強調發展精緻農業、生技產業、休閒農業等都不是新的創意,也已經行之多年,問題重重致成效遠不如預期。對此政府並未邀集產官學研深入探討問題癥結所在並尋求解決之道,要農民如何產生信心?特別是一個好的政策推動必須目標非常明確,才能讓農民有所依循;有了目標還要有完整的執行方案,包括法規、資金、技術、資訊、市場等,這些都需要迅速明確入法以及時間、人員、經費作充分配合。同樣推動「六級化產業」日本政府就有一套完善的標準流程,首先取得法源依據一來可以避免改朝換代後人亡政人息,二來可以督促政府列入施政重要項目;接着編列預算並擬定完整的執行計劃;定出明確的評估指標;然後中央與地方一起推動,同時結合民間社團社區、企業等力量共同推動,順利達成政策目標。反觀臺灣政府施政則口號多於行動,官員普遍缺乏與農民溝通的誠意與耐心,傾聽民意多淪爲政令宣導大會。更離譜的是學者專家呼籲多年的建立農業基礎生產資料庫,迄今仍未見完備,使得政府始終無法進行計劃性生產規劃與產銷預警,也衍生出假農民的弊端

加入國際貿易組織並非全然對農業沒有好處,政府應該趁此機會積極規劃出在後自由貿易時代臺灣農業的定位與走向,再依此進行臺灣農業結構調整,全面推動「良食」農業來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並備妥完備的退場養老機制,讓老農樂於把農地耕作權」交給具現代化經營理念農戶,進而透過國際經貿談判協助將國內優質的農產品推向世界頂級消費市場以質取勝。政府部門口口聲聲強調加入國際經貿組織的迫切性,卻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難怪引發業界強力反彈。期盼政府能從前述農業例子找到解開長期糾結的方法。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