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跨界深耕新能源車核心零部件

繼小米、百度、360等企業之後,曾“造車”失敗的美的也要再次進軍汽車業了。

5月18日,美的旗下的威靈汽車部件產品公司(以下簡稱威靈公司)正式官宣其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和輔助/自動駕駛系統的三大產品線全線投產,併發布了三大產品線的5款汽車零部件產品:驅動電機電子水泵、電子油泵電動壓縮機和EPS電機。

攻克電動壓縮機低溫制熱難題

相較其他企業而言,美的這次並未介入整車製造,而是有針對性地進入到機電部件等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領域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痛點里程焦慮,尤其在冬天,一打開空調續航里程會降低三分之一,若溫度進一步降低,續航里程將進一步下降,這是老百姓不願意選擇電動車的最重要原因。”威靈公司總經理陳金濤說,此次推出的CO2轉子式電動壓縮機,解決了行業的低溫制熱難題,大大緩解了目前純電動車的里程焦慮。

陳金濤表示,“我們已累計投入了1億美金,經歷了10年纔有瞭如今的產品競爭力並正式投產。”

據瞭解,威靈公司的轉子式電動壓縮機創新性地採用了自然冷媒CO2,使其不僅具有效率低噪音輕量化特點,還能滿足高效製冷和低溫制熱兩種需求,即使在-35℃的低溫環境下,制熱能力仍然強勁,且續航里程還比採用傳統熱泵技術的壓縮機提升了20%,使得位於極寒地區的用戶再也不用“蓋被子”開車了。

按照美的方面的說法,該電動壓縮機還擁有220項國內發明專利和14項國際專利,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更爲重要的是,其採用的CO2環保冷媒,主要來源於工業廢氣的提純,不僅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也獲得了歐洲等市場的青睞。

目前,我國新能源車市場日趨興旺,但電控、電機等三電系統均來自於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而非本土供應商

本土部件供應商競爭力不足,尤其是優質部件供應商相對稀缺,無疑是當下國內汽車企業不能言說的“卡脖子”隱痛。

爲此,“通過深入底層技術的基礎研究,我們發現了關鍵問題併成功解決,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成功實現了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美的機電事業羣相關人士表示。

作爲新能源汽車的“發動機”,美的已在主驅電機的研發方面,完成了包括29項主驅系統設計核心發明專利在內的多項專利申請,並取得多項專利授權。面對當前高轉速、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電機設計特點,威靈公司生產的主驅電機轉矩密度相較行業高端產品提高了4%;高效區間(效率>85%區域)高出行業水平2%;全轉速段轉矩脈動(影響電機噪音的關鍵技術指標)低於行業水平3%以上。

欲成爲反應最快的零部件供應商

早在2003年前後,包括美的在內,一批家電企業曾掀起進軍汽車業的浪潮,但最終卻落得“一地雞毛”。不過,美的認爲,此時重新切入新能源車領域並聚焦核心零部件,是順勢之舉。

美的集團機電事業羣總裁伏擁軍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很多零部件剛好和我們在家電領域所從事的核心零部件有非常強的相關性,這就是我們進入汽車行業的邏輯。”在他看來,中國不缺造車的企業,但缺潛心下來做好一些關鍵零部件的企業。“所以,在看得見的一段時間內,美的不會去考慮造車。美的應該發揮在家電領域積累下來的製造能力和技術能力,成爲行業開發和反應速度最快的零配件供應商。”

基於此,2020年底,美的將事業部架構從四大板塊調整爲五大事業羣,而新能源汽車部件成爲機電事業羣中的重要佈局

此外,威靈公司還在上海、安徽合肥、廣東順德、日本大阪和英國謝菲爾德佈局了研發中心與合作機構。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也認爲,我國正處於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的重要階段,核心零部件是實現汽車強國夢的關鍵。同時,隨着補貼的逐漸退出,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將逐漸走向完全市場化,未來3年至5年是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這顯然爲汽車零部件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跨界深耕穫取新盈利

美的這次捲土重來的背後,也顯示了家電行業的焦慮。

近年來,隨着人口紅利的消失,家電行業已處於增速下行階段。以美的主營的空調行業爲例,奧維雲網(AVC)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空調市場零售量規模5134萬臺,同比下降14.8%,零售額規模1545億元,同比下降21.9%。其中,線下市場量額雙降,零售量規模2490萬臺,同比下降27.6%。

受此影響,美的集團2020年年報顯示,2020年,美的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857.10億元,暖通空調業務的毛利率爲24.16%,較2019年減少了7.59%。

顯然,傳統家電企業無論在營收還是在市值上,都已碰到了天花板。而相比家電業日趨固化的走勢,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產業鏈卻有着無限的釋能潛力。

賽迪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汽車電子市場的規模有望突破7000億元,至2025年,將向9000億元逼近。

有行業分析師認爲,在這種背景下,美的一直想撕掉身上的家電企業標籤。此次美的佈局新能源車核心部件領域,就是爲了獲取新的盈利點。

對此,中金公司表示,美的在製造方面具有規模和效率優勢,在白電核心機電部件領域深耕多年,“我們認爲,相關技術和人才的儲備都有望推助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

不過,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卻認爲,“威靈公司目前在汽車部件領域上的競爭力還較弱,只有電機方面存在一定優勢。如今,汽車部件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未來能否成功還很難說。”

目前來看,對於美的集團的新佈局,資本市場同樣反應平平,其究竟能走多遠仍有待時間和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