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也要下場造車?結果是製造零件,這可能更靠譜

21新汽車 宋豆豆

5月17日,美的集團在其官方公衆號發文宣佈將於5月18日發佈新能源汽車相關新品,配有一張清晰可見的汽車海報。模糊的言辭,加之家電造車已有先例,一時間外界紛紛猜測,跨界造車的風口下,美的也要下場造車?

5月18日,謎底揭曉,事實並非如此。美的宣稱要發佈的“新能源車相關新品”,其實是旗下威靈汽車部件三大產品線(電機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輔助/自動駕駛系統)進入投產,併發布了包含汽車驅動電機、電子助力轉向電機、電子水泵、電子油泵電動壓縮機在內的5大類產品。

“大家心中可能有些疑問:一直以來美的是以家電爲主,To C爲主的企業?爲什麼要跨界進入汽車行業,參與汽車零部件這種To B的行業?”發佈會現場,美的集團機電事業羣總裁伏擁軍直接拋出了這一問題。

“美的目前一秒鐘可以生產五臺壓縮機,一秒鐘生產十臺電機,爲全球家電提供核心部件。我們在家電領域的積累爲在汽車領域的深入帶來高品質的支撐,同時美的一直在聚焦核心零部件。”伏擁軍表示。

“最近半年,供應鏈成爲汽車行業主機廠很大的痛點。美的希望成爲面向智能和綠色出行領域開發反應速度最快的供應商,跟上主機廠的步伐,用強大的上游資源把控能力以及客戶服務意識,支持主機廠更快更好發展。”

成爲主機廠的供應商,而非親自下場造車,美的在新能源車的戰略方向已然明確。這與美的官方此前的表態是一致的——美的只做汽車部件,不會直接造車。眼下,成爲一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或許比成爲汽車製造商更加靠譜。

二度進軍汽車業

與其說這次發佈會的主角是美的,不如說是威靈汽車部件更爲確切。啓信寶顯示,廣東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靈汽車部件”)成立於2018年10月,註冊資本爲2億元,所屬行業爲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經營範圍包含汽車、摩托車(機動車)零部件、系統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技術服務及售後服務;經營相關產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傅擁軍表示,在汽車領域,美的十年前開始EPS轉向電機的研發,五年前進行電動空調壓縮研發,三年前成立產品研究公司。“十年孕育,三年懷胎,今天呱呱落地,我們希望誕生的是一個腳踩風火輪的哪吒。”

發佈會上,威靈汽車部件三大產品線——電機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和輔助/自動駕駛系統,正式宣佈投產。事實上,早在今年四月的上海車展,美的已重點展示了威靈汽車部件系列的汽車部件產品。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痛點是里程焦慮,尤其在冬天,一打開空調續航里程會降低三分之一,若溫度進一步降低,續航里程將進一步下降,這是老百姓不願意選擇電動車的最重要原因。”威靈汽車部件總經理陳金濤表示,威靈汽車部件研發的電動壓縮機正是爲了緩解目前純電動車行駛里程焦慮問題,此外他還介紹了驅動電機、EPS電機、電子水泵和電子油泵等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美的集團首次進入汽車行業。早在2003年,美的汽車通過收購,從客車領域進軍汽車業,先後收購雲南客車廠、雲南航天神州汽車以及湖南省三湘客車集團等企業。隨後又在昆明和長沙新建兩大客車生產基地,一度具備了萬臺客車整車和專用底盤製造能力。

彼時美的揚言要在“3至5年內成爲國內領先的客車生產企業”。但由於經營不善,2008年美的宣佈暫停造車項目,家電企業造車夢碎。2009年比亞迪出資6000萬元接手旗下美的三湘客車廠,並藉助這一收購獲得了進軍客車業的準生證。

此後美的在造車領域偃旗息鼓。直到2020年3月,美的集團擬通過下屬子公司美的暖通以7.43億元收購合康新能18.73%股份,取得控股權。而合康新能經營範圍包括新能源汽車及其充電樁產業鏈運營。這也被視爲美的通過間接控股的方式再次殺回汽車領域的標誌。

“鑑於目前中國造車行業涌入了許多玩家,包括小米、360等,該領域目前已經是一片紅海。美的作爲一個家電公司,在家電行業中屬於第二集團軍。目前造車的門檻其實已經很高了,美的的資金量應該是不夠造車的。”5月18日,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他看來,美的選擇通過提供零部件進入汽車行業,是一個很好的決策。“每一個投資都比較小,風險就不會很大,而且進可攻,退可守。如果美的第一筆投資成功的話,以後想深入造車也是可以的,如果選擇賣掉,損失也不是很大。”

跨界造車勝算幾何?

事實上,從家電領域跨界造車,美的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早在20多年前,紅極一時的空調巨頭春蘭集團在跨界生產摩托車獲得成功後,收購東風南京汽車,生產中、重型卡車。2004年,春蘭集團被日益不佳的家電業務拖累,也無法給予春蘭卡車在研發上的資金支持。2008年7月,虧損嚴重的春蘭卡車,被江蘇徐工集團收購。

2003年,在民企紛紛進軍汽車行業的大潮中,奧克斯集團也不甘落後,在2004年2月,宣佈正式進軍汽車業,原動力、瑞途兩款車也同時上市。但車型太常規,價格無優勢,上市後並未得到市場認可,不久之後,奧克斯黯然退出汽車市場,以失敗告終。

而斥資30億造車的董明珠,在留下了“一地雞毛 ”後,銀隆新能源依然是處於無人接盤的尷尬境地。宣稱“這一次要再奮鬥三十年”的65歲的中國“彩電大王”、創維集團創始人黃宏生也於近日再一次出現在公衆視野中,二次創業劍指造車,發佈創維汽車品牌。

“國家號召發展新能源,從地產界到家電界,一窩蜂涌入。但如果對造車沒有敬畏之心,未來發展也會很難的。”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春蘭空調到董明珠造車,未來不會有幾個成功的。”

但先行者的頭破血流難以阻擋後來者的躍躍欲試。究其原因,家電行業趨於飽和,格局趨於穩定,尋找新的增長點成爲家電巨頭們的燃眉之急。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調查顯示,目前中國整個家電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家電市場幾乎飽和,各大家電之間將會在有限的市場份額內相互競爭。

一邊是在接近飽和的市場中搶奪狹隘的市場份額,一邊是前景一片大好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爲73.2萬輛,同比增長了2.5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預測,今年我國將會實現2630萬輛的銷量。得益於強大的剛性需求,我國“十四五”期間,汽車銷量預計每年約有4%左右的增長,累計銷量達3000萬輛。

在進與退之間,家電巨頭們不得不做出調整。2020年底,美的集團將業務架構調整爲五大業務板塊智能家居事業羣、機電事業羣、暖通與樓宇事業部、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以及數字化創新業務。其中,機電事業羣下又分爲家電部件板塊、汽車部件板塊、工控部件板塊、3C部件板塊。汽車部件業務由威靈汽車部件公司負責。

“威靈汽車部件剛進入這一市場,起步晚,競爭力是比較弱的,專利、技術積累、銷售額、客戶等這些核心指標,對美的而言基本上都是空白。”張翔告訴記者,目前造車是個風口,美的成爲零部件供應商,其實一定程度上也是被迫造車,因爲在風口下不造車的話就會落後,股價市值都會降低。此外,品牌價值下滑以後,其他相關業務也會隨之受到影響。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美的聲稱要做零部件供應商進軍汽車領域,與其競爭對手也不無關係。2021年3月,海信家電擬13億元控股日本三電,將以三電控股爲核心公司拓展汽車空調壓縮機、汽車空調產業。海信還在智能交通、顯示技術等領域佈局汽車電子產業。

然而,美的集團佈局汽車領域的消息並未在資本市場引起太大的反響。5月18日,美的集團股價下跌0.71%,截至收盤報77.84元/股,總市值爲5864億元。

跨界玩家的造車故事不會戛然而止,但美的能否如其所言“家電領域的積累爲其在汽車領域帶來高品質的支撐”,“美的們”究竟能走多遠?仍有待時間和市場檢驗。

(作者:宋豆豆 編輯:張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