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暗示俄羅斯有中國背後支持纔敢行動,中國駐法大使斥:無稽之談。(圖:Shutterstock)
法國當地時間3月4日,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出席巴黎聯合國校際委員會舉辦的專場交流活動,並發表主旨演講。針對目前的國際新聞熱點話題:俄羅斯軍事攻擊烏克蘭已逾一週,美方暗示俄羅斯有中國背後支持纔敢行動,盧沙野反駁,這根本是無稽之談。
據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消息,盧沙野和法國師生髮表演說時,談到近期烏克蘭局勢驟變。他說,這實際上是歐美俄之間的事,中國卻意外「躺槍」。美國務院發言人近日說中俄關系發展方向令人擔憂,暗示俄羅斯有中國背後支持纔敢行動。這純屬無稽之談。
盧沙野指出,美國在建國不到250年的時間裡只有20年沒有對外發動軍事行動,而新中國建國以來從未主動對外發起過任何一場戰爭。中國同美國對和平的理解顯然是不同的。中國爲推動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發揮了建設性作用。中國堅定主張尊重和保障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各國的合理關切應該得到重視和妥善解決。中國支持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外交努力,包括諾曼地機制。
「而美國做了什麼?如果不是美國不斷向烏克蘭輸送武器、推高緊張、渲染戰爭,烏克蘭局勢會不會走到今天?恐怕要打個問號。」盧沙野質疑,「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中國的批評,就像一個火上澆油的人,批評一個沒有救火成功的人,是不負責任的。」
至於中俄關系,盧沙野表示,是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上,和美方以意識形態劃線拉幫結夥搞集團政治、製造對抗分裂有本質不同,中國反對非友即敵的冷戰思維,也不會效仿。
與此同時,中歐關係也經歷了波折。盧沙野指責,「去年3月歐盟基於謊言和虛假信息對華實施單邊制裁,給雙方關係造成衝擊。經過長期艱苦談判達成的中歐投資協定被歐洲議會擱置。同時,歐盟不斷強化擴充一系列經貿工具箱,導致中國企業對歐盟投資營商環境產生擔憂,對歐投資信心受挫。」
各界關心中歐關係未來將走向何方。盧沙野表示,不管是中歐關係能否走出當前面臨困難,還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歐方怎麼看待中國。歐盟自2019年3月提出對華關係「三重定位」,這3年來,中歐關係發展因此受到嚴重衝擊干擾。
盧沙野表示,中方始終認爲,中歐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不同,在一些問題上有不同看法很正常,但雙方優勢互補,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需求,共識遠多於分歧,合作遠大於競爭。合作是正道,對抗沒有贏家。作爲全球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如果能夠在相互尊重基礎上取長補短,形成合力,將是世界之福、人類之幸。
盧沙野表示,中法關係是中歐關係中,也是大國關係中最穩定的一組關係之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說過,中法攜手能夠改變世界。回望歷史,中法關係曾創下過許多第一:法國是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龐畢度總統是第一位訪問中國的西方國家元首,法國是中國領導人首次正式訪問的西方國家,還是最早同中國開展民用核能合作、建立夥伴關係的西方大國。
盧沙野表示,近年來,中法雙方在國際事務中密切配合,攜手推動達成歷史性的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爲伊朗核、非洲等熱點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馬克宏總統上任後,中法關係繼續保持穩定發展。兩國元首實現互訪,疫情以來更是保持密切溝通,先後八次通話。上個月,兩國元首再次通話,就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明確了下階段中法務實合作的方向。
盧沙野表示,在元首外交指引下,中法相向而行、共同努力,雙邊合作取得一系列具有開創意義的成果。去年,中法貿易額首次突破8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農業合作成效顯著,中方自法國進口農產品總額同比增長40%。這在疫情反覆、經濟復甦遲緩背景下尤顯難能可貴。中方高度重視中法關係和法國在歐盟內部的領導地位,期待法國能夠在中歐關係中發揮更加積極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