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 藝術教育就是要從小做起

藝文團體通常都會想透過藝術教育紮根方式,來進行藝術、文化的推廣,然而團體卻常常沒有有效的管道進入校園。(圖爲大堡礁海底辦藝術展覽/昆士蘭旅遊局提供)

文/陳學聖

前段時間,很常聽到人在討論臺灣美感教育與藝術教育,文化部教育部在2017年下半年也共同合作辦理「文化體驗教育」,藝文團體通常都會想透過藝術教育紮根的方式,來進行藝術、文化的推廣。

然而團體卻常常沒有有效的管道進入校園,必須個別學校商談,因此這項計劃將提供「共創平臺」,邀教師協助藝文團體將藝術資源轉爲教學課程

臺北市在2005年開始辦理「育藝深遠─藝術教育啓蒙方案」,目的就是爲了在學童人格養成階段提供關鍵性的藝術刺激,播下藝術的種子

該案是由文化局教育局共同合作,初期規劃美術館、西樂國樂,後期又加入戲劇一項,目前的規劃是二年級參與偶戲初體驗課程三年級發現典藏美術,四年級參加劇場初體驗課程,五年級認識交響樂團,六年級認識傳統中國音樂

可以看到的是,中央部會與臺北市,都是文化與教育單位聯手,由「學校教育」作爲主要的藝術教育推廣、紮根方式,同時也藉由藝文團體內的專業藝術工作者擔任教師,以彌補學校教師專業度的不足,唯一差別在於,中央部會是媒合民間藝文團體進入學校,臺北市是由下轄文化機關、單位協助進行教育推廣。

再來看看已升格直轄市桃園,三年來市府辦了許多節慶活動、藝術下鄉巡演以及博覽會,但對於國小學童藝術教育的部分仍然略顯不足,目前只有桃園展演中心所辦理的「牽手進劇場」的推廣項目

且甚至曾有藝文團體想要進入校園做推廣尋求市府提供協助,結果卻遇到文化局、教育局互相推諉的情形,讓這些藝文團體好氣又好笑,最後都只好自己跟學校接洽。

桃園農博花了十億卻沒留下任何意義,但若是取其中一億來做校園的藝術推廣,試想對桃園未來的藝術環境會有多大的助益?既然已有文化部和臺北市的前例可做爲參考,桃園其實可以向文化部或是臺北取經,規劃辦理自己的「育藝深遠」。

雖然目前桃園官方的表演團隊僅有市立國樂團,但是卻可與在地的藝文、表演團隊來合作,一步一步建立屬於桃園的推廣模式,至少初期讓桃園的學童每個人在國小畢業前,可以聽過一場音樂會、看過一場展覽。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陳學聖,立法委員。以上言論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