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貨幣政策 鮑爾透露的訊息

(圖/達志影像)

上個月底,全球央行會議在美國舉行線上會議,其中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的演講最受矚目,因爲不但美國經濟興衰影響全球,且其貨幣政策同樣也會帶領全球貨幣政策的走向。也許有人會覺得他都沒有提供明確的訊息,因此預測聯準會不會有動作。依據理性預期理論的說法,被預期到的政策不會有效,因爲人們會事先反應,最終造成政策效果被人們的行爲所抵消。因此,全球央行總裁在一些演講時,大都不會提供明確的消息,而是如果政策要改變時,會出其不意的宣佈,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政策效果。

去年3月以來,美國在貨幣寬鬆(QE)無上限的政策下,聯準會大量地增加貨幣供給,到現在爲止美元供給增加超過300%,在貨幣供給大量增加下,人們就會關心未來是否會出現通貨膨脹的可能。因此在鮑爾的演講中,大家關注兩個重要的政策,一個是聯準會何時會開始採行「縮表」的政策。因爲QE是聯準會直接採購企業的公司債,同時放出貨幣,如果聯準會停止採購,甚至出售這些公司債,就會形成減少資產的所「縮表」的情況。

另外一個方式,就是提高聯準會現階段一直維持在零的基本利率,這是回收貨幣供給的另外一個有效方式。當然在鮑爾也沒有提及他會如何去做。但是許多觀察家都猜測可能會到2023年纔會採取動。

如果仔細讀鮑爾的演說稿,應該還是可能從中看出一些端倪,其中最重要的考量有兩點,第一個問題是,美國現在的經濟表現如何。IMF於7月估計今年美國經濟長率可以達到7.0%,表現可說是相當不錯。另外,美國7月的失業率也降到5.4%,比去年底的6.7%也低了許多。從這兩個指標上來看,聯準會即使採取縮表,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第二個關鍵問題是,現階段的通膨壓力到底有多大?今年以來,美國的物價就逐步上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5月份達到4.99%的高峰,然後就維持在這一高點,聯準會預估美國今年全年的通膨將會達到3%,比原先的目標2%高了不少。

現在的問題不是有沒有通膨的問題,而是現在的通膨是短期現象或是長期的?今年以來因爲全球景氣回溫,需求大增,供給跟不上來,導致價格上漲。同時,廠商爲了擴大供給,到各地去搶購原物料,於是造成全球原物料價格的普遍上升,從而進一步推動廠商成本及其售價。如果上述只是短期現象,聯準會就不需要採取過多的動作;但是,如果此一現象延長下去,就會逐漸形成民衆對於通膨的預期,形成通膨,因此就可能出現所謂的「工資/物價螺旋」。

美國聯準會主要關切的就是,這一次的物價上漲到底會不會引發上述的「工資/物價螺旋」。在鮑爾的演講中,他一再強調這一次的物價上漲只是短期性的,因此暫時不需要調整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但如果通膨持續下去,鮑爾是否還會如此堅持現行的政策呢?這就很難說了。所以一般認爲11月聯準會召理事會的日子就很重要了,到時再看看全美與全球的物價走勢情況,然後再來決定是否要更動貨幣政策。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貨幣數量增加只會反應在資產價格上面,而對於物價任何影響的話,那麼政府部門當然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以灑幣的方式,來拯救經濟。問題是,過去已經有太多次的經驗告訴我們,貨幣數量增加最終一定會反應在通貨膨脹上面,也許短期下不會立即反應,但是時間長了一定會反應在物價與上面。

美國經濟正在逐漸恢復,經濟成長率高、失業率低,現在停止無上限的QE正是時候;甚至應該提高利率收回過多的貨幣供給。在此同時,臺灣情況雖然沒有美國嚴重,但是貨幣供給成長率也同樣在高水位,而且物價上漲也同樣存在。政府部門一方面要仔細觀察美國貨幣政策走勢;另一方面,也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方式,來減輕可能出現的通膨壓力。(作者爲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