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營面臨改名 白宮無意間提出新命名標準

白宮新聞秘書凱莉‧麥肯尼(Kayleigh McEnany)表示,許多很有歷史的美軍基地都有自己的光榮歷史,出現許多值得尊敬的戰爭英雄,不應該隨意改變基地的名字。(圖/美聯社)

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事件發生後,全美國進入了一股巨大的「反種族主義聲浪,受到此風氣影響,美軍的一些南北戰爭-南軍紀念人物也被檢討,12座以南軍將領爲名的基地都被提出改名。

白宮對此不太認同,川普認爲許多基地都很有光榮歷史,人們不一定知道基地名字來源哪個人,卻會記得許多壯烈的二戰英雄出自那些軍事基地。有一種看法認爲,那麼就以二戰英雄的名字來當作新的基地名字不是更好?

從6月中旬,美國陸軍就已經配合現在的反種族主義風氣,所有南方邦聯旗不得再使用。這一件事沒有太多阻力,但是又有聲音提出,許多美軍基地是以南部邦聯的著名軍官命名的,比如阿拉巴馬州的拉克堡(Fort Rucker),是以艾德蒙‧拉克(Edmund Rucker)爲名;北卡羅來納州的布拉格堡(Fort Bragg),是以布雷克頓‧布拉格(Braxton Bragg)爲名;喬治亞州班寧堡(Fort Benning),以亨利‧班寧(Henry Benning)爲名。上述的這些南軍人物,都被視爲種族主義的支持者,甚至是錯誤政策的幫兇,應該也要改名。提出的理由也很難反駁:非裔美國士兵到南軍將領命名的基地受訓,讓他們很難相信自己是爲族羣平等而戰鬥。

美國總統川普對此不以爲然,他認爲「軍營名氣,早就超過南軍將領本身」,這些軍營所培養的美國大兵們,在一戰、二戰都表現出超凡的鬥志高尚情操,這些都是軍營的光榮歷史,若是改名,這些歷史就中斷了,川普認稱,這些基地是 「美國偉大遺產的一部分 」,他會動用總統的權力,否決改名的法案

白宮新聞秘書凱莉‧麥肯尼(Kayleigh McEnany)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許多在海外喪生的士兵,他們來自於這些基地,改名相當不合適。」

麥肯尼補充說:「這些基地的名氣超過了那些南軍將軍,這些基地是以其中的英雄而聞名的。其中的英雄包括各個族裔,有黑人白人西班牙裔等等。」

然而,麥肯尼提到的各族裔的英雄是偉大的美國人,這些英雄似乎可以當作新的基地名。

德州月刊建議,越戰英雄羅伊貝納維德斯,更適合做爲德州胡德堡基地的名字。(圖/美國陸軍)

一場民主共和兩黨的議員,正在發起一項「以美軍榮譽勳章獲得者的名字,來命名基地」的議案,這些議員正在推崇綠扁帽成員羅伊‧貝納維德斯(Roy Benavidez)來命名基地,他是墨西哥農民的後裔,出生卑微,1952年入伍擔任國民警衛隊,1955年轉爲美國陸軍,之後參與越戰,表現出驚人的戰鬥意志袍澤之情。

1968年,貝納維德斯自願執行一項營救12名士兵的任務,遭到北越守軍的強烈阻止,史稱「6小時地獄之戰」,他遭受了20多發槍擊、刺刀彈片傷。他強忍着傷勢回到基地時,被軍醫宣告傷重死亡,但是他僅是昏迷,當他被放入裝屍袋中時,已經甦醒,他努力以吐痰示意醫生,自己仍然活着,隨後軍醫趕緊爲他輸血。

1981年,美國總統雷根爲貝納維德斯授與榮譽勳章。(圖/美國陸軍)

13年後,貝納維德斯因「無所畏懼、頑強的奉獻精神,以及面對壓倒性敵人,仍然極端勇敢」,被授予榮譽勳章,是少數得到榮譽勳章的存活軍人。

參議員呼籲,以貝納維德斯的名字,來重新命名德州的胡德堡,這座基地是紀念南方邦聯將軍約翰·胡德(John Bell Hood )。倡導者們也列舉其他的婦女和黑人等退伍軍人的名字,作爲新的美軍基地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