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四面楚歌

美國四面楚歌圖╱美聯社

美國兩項失業數字比較

失業率失業人數存量統計,系選擇每月某一週爲資料標準周,進行調查估算而得。臺灣以包含15日的那一週,美國選擇以包含12日那一週爲資料標準周。失業率爲失業人數佔勞動力人數的比率

■美國1930年代大蕭條期間失業率升至25%,出現經濟崩潰,社會情緒悲觀,總統胡佛政策被批評爲「太少又太遲」。美國參率1980年63%、2000年67%、2010年降至64%,2020年初仍有63%,4月降至60.2%。

美國初次請領失業救濟的人數,從年初一週20多萬人跳升至一週600萬人,由於變化實在太驚人,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爲失業率在將在4月升至20%。

然而,甫公佈的4月美國失業率只有14.7%,雖創下二戰後新高,卻遠低於外界預期。這不免讓人懷疑,美國勞工統計局是不是算錯了?

其實,初次請領失業救濟的數字,與勞工統計局所公佈的失業率都沒錯,只是這兩筆數字的內涵不盡相同,加上兩者也有時間差,因此纔出現這個差距

失業率優於預期 不是喜訊

一般人會認爲被解僱而領失業救濟的人,當然是失業者,若不算失業,那該算什麼?但從勞動統計而言,被解僱者如果沒去找工作,而是在家裡韜光養晦,那麼他並非失業者,而是「非勞動力」。

算不算失業,不只是看你有沒有工作,而是看你有沒有找工作,有找,便是失業者,沒找,就是非勞動力。再者,初次請領失業救濟系每週被解僱的流量,失業調查是呈現某一時點的失業存量,兩者的時間軸也不完全一致。

我們來做一下統計,過去五週初次請領失業救濟總共2,647萬人,加上3月原有失業人口,4月有3,361萬人失業,假設勞動力沒維持不變,失業率便高達20.6%,這就是經濟學家把失業率估這麼高的原因

這裡的「過去五週」指的是3月15~4月18日的五週,爲何是這五週?因爲失業調查的資料標準周系包含12日的那一週,於3月是落在8~14日,於4月落在12~18日,因此必須選這五週才能與失業調查的時間軸相稱,而如此所估得的失業率就是20.6%。

然而,嚴格來說,請領失業救濟的2,647萬人,未必都是失業者,如前所言,那些領了錢在家休息,韜光養晦不找工作的人是「非勞動力」,在如今景氣這麼糟的情況下,可能半數都在家休息了。

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大致符合我們上面的推論,4月失業人數2,308萬,比請領救濟所估得的失業人數少了1,000萬,這少掉的1,000萬,除了些許統計誤差,多數遁入了「非勞動力」。

勞參率同步大降 另一警訊

歷來蕭條,被解僱者總有半數遁入「非勞動力」,並非他們懶惰,而是真的沒什麼工作機會,2009年金融海嘯時如此,如今疫情期間亦然,4月勞參率降至60.2%,已創下1971年以來最低,代表退出勞動市場的情況日趨嚴重,是美國勞動市場的另一個警訊。

美股道瓊指數於4月失業率公佈後大漲400多點,難道失業情勢真比預期來得好?非也,對勞動市場稍有涉獵者都明白,要完整描述失業情勢,除了觀察失業率還得看勞參率,美國如今失業率創下二戰以來最高,勞參率也創下近半世紀最低,這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徵兆,怎會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