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佈全球基建計劃,拜登現場“拉人”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果然,與此前外媒披露的相一致,6月12日拜登在七國集團(G7)峰會上提出了一項向發展國家提供基礎設施建設援助的計劃路透社報道稱,這一計劃可能將與中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倡議抗衡

同一時間,美國白宮也正式發佈這一全球性基建計劃,將其命名爲“重返更好世界倡議”(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拜登政府試圖在12日的會談中,敦促G7其他國家與中國展開戰略競爭,該倡議便是計劃中的關鍵一環。

即便在國內推進基建計劃受阻,拜登還是極力“聯歐抗中”,欲和“基建狂魔”中國掰手腕。然而,很多美媒卻認爲,一些歐洲領導人並不願冒險與美國站在一起,同中國作對,G7國家間存在“根本性分歧”。

德新社在同日報道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表態,她認爲該計劃的焦點並不是“反對什麼”,而是“支持什麼”,非洲地區基建需求巨大,那裡的經濟發展符合G7國家的利益

路透社報道截圖

事實上,美國總統拜登此前就已放出風聲,欲在此次G7峰會上提出一項針對中國“一帶一路”的基建計劃。英國金融時報》4月曾報道稱,拜登政府致力於建立所謂的“民主國家聯盟”,並讓這些國家建立一個能夠與中國“一帶一路”相抗衡的基礎設施計劃,而這一計劃可能會被列入今年G7峰會的議程中。

果不其然,在這次G7峰會上,這項內容被提及。白宮官網12日發佈的聲明稱,拜登會見了七國集團領導人,“討論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並承諾採取具體行動,幫助滿足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巨大基礎設施需求。”

拜登鼓吹的計劃全稱爲“重返更好世界:滿足中低收入國家巨大基礎設施需求的積極倡議”(Build Back Better World,簡稱B3W)。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名稱和拜登去年大選時的競選口號極爲相似(Build Back Better,重建更美好的未來)。

美國白宮發佈聲明

聲明寫道,該倡議是一個“由主要民主國家領導的、以共同價值觀爲導向、高標準和透明的”基礎設施夥伴關係,以幫助縮小發展中國家40多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需求。

B3W倡議的指導原則爲:價值驅動、良好的治理和嚴格的標準、氣候友好、強大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通過發展融資動員私人資本,以及加強多變公共財政的影響力。

美國作爲B3W倡議的主要成員,將尋求調動本國發展融資工具的潛力。這麼做的另一個目的在於,補充美國就業計劃中的國內基礎設施投資,並創造新的機會來展示美國在國外的競爭力,並在國內創造就業機會。

美媒《華盛頓郵報》12日的報道,將該倡議形容爲拜登提出的“挑釁性提議”,是美國政府針對中國不斷升級的行動的一部分。該行動旨在促使其他“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形成更統一的戰線,在未來一個世紀與中國在經濟上展開競爭。

一名拜登政府高級官員則告訴路透社:“這不僅僅是對抗或挑戰中國,但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提供一個積極的替代方案,以反映我們的價值觀、準則和運行模式。”

路透社稱,目前尚不清楚該計劃具體將如何運作,也不清楚最終將有多少資金被配置到其中。白宮官網聲明則稱,該計劃的更多細節將出現在本次G7峰會的領導人公報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G7核心成員國的英美,近年都面臨不斷飆升的國家債務水平。與此同時,拜登在美國內雄心勃勃提出的2.3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在被迫“縮水”後還是快談崩了。

當地時間6月11日,G7峰會在英國康沃爾舉行。圖自澎湃影像

外界早已注意到,在此次共計8天的海外訪問行程中,拜登主要在忙着“聯歐抗中”。一名美國高級官員12日向CNN透露,結束G7峰會行程後,拜登將在未來幾天前往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峰會,屆時北約國家將首次“在一份公報中直接應對來自中國的安全挑戰”。

但美媒《華爾街日報》認爲,一些歐洲領導人不願與中國作對,認爲這會適得其反,並可能使他們在氣候變化貿易和金融等問題上尋求中國政府合作的努力複雜化。

CNN也在報道中稱,G7中的一些國家,似乎不願意冒着損害與中國雙邊關係的風險,與美國結成“統一戰線”,這也是G7國家間的“根本性分歧”。

據德新社12日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就在G7峰會間隙受訪時,談及了有關B3W倡議的事宜,她是如此表態的。

“我們知道非洲對基礎設施有着巨大的需求,非洲持續的經濟發展符合我們的利益。你不能只是說,中國會去做這些。”

當地時間6月12日,G7峰會第二日,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會晤。圖自澎湃影像

默克爾說:“這根本不是反對什麼的問題,而是支持什麼的問題。”她強調,G7國家的融資並未達到發展中國家通常所需的速度,並呼籲G7國家在處理相關問題時應“變得更快、更高效”。

而在此前一天的11日,默克爾則還表示,G7國家希望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與各國展開合作。她強調,在這些領域“如果撇開中國”則將永遠無法找到解決方案。

此外,據美媒彭博社稍早前曾報道過的一則消息,有消息人士透露,儘管G7成員國都認同需要一個替代中國“一帶一路”的方案,但目前他們對倡議的地理重點仍存在分歧,意見不一。例如,德國、法國、意大利熱切地希望G7倡議能夠支持其在非洲的活動,而美國希望推動其在拉美和亞洲的活動,日本則主張關注印太地區。

“一帶一路”倡議,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政府於2013年倡議並主導的跨國經濟帶,其中推行了大量涉及公路、鐵路、橋樑和港口等方面的基礎設施項目,這些基建項目爲推動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湯森路透旗下的數據提供商路孚特(Refinitiv),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與中國簽訂各種協議,在“一帶一路”傘下打造新基建,包括鐵道、港口、高速公路等等。截至去年年中,共有超2600個項目與“一帶一路”有關,項目總估值約3.7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萬億元)。

但一段時間以來,中方的“一帶一路”倡議始終被部分西方政客“污名化”和“妖魔化”,一些人聲稱“一帶一路”是中國在經濟和政治等領域壓榨別國的工具,並污衊中國在此計劃中對部分發展中國家設下了“債務陷阱”。

可事實卻是,英國《金融時報》今年4月的報道中曾提到,“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在國際社會得到了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廣泛認可,其中包括27個歐盟成員國的半數以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曾多次強調,在與有關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進程中,中方從不強加於人、也從未施加任何所謂的“不可接受的條件”,每一個項目都是有關各方平等協商的結果。

資料圖: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已成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的重要抓手。圖自澎湃影像

針對美國藉此次在英國舉行的G7峰會,拉緊同其他西方國家關係,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12日發文表態稱,世界上的事情應由各國商量着辦,而不應由少數幾個國家操縱,那樣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

文章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體系、一種秩序,那就是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而不是少數國家主張的所謂體系和秩序;只有一套規則,那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爲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而不是少數國家制定的所謂規則;只有一種多邊主義,那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國際法爲基礎,平等相待、合作共贏,真正的多邊主義,而不是基於“小圈子”利益、搞集團政治的僞多邊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