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裁涉援俄近300個人及實體,包括20家中國公司

美國再次揮舞制裁大棒,對近300家公司和個人實施了新的制裁措施,其中20家中國大陸和香港公司也被牽涉其中。這一舉措立即引起了中國政府的強烈反應,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明確表示,堅決反對美國這種非法的單方面制裁行爲。

美國財政部和國務院聯手,對近200個目標實施了經濟制裁,同時列出了超過80個被制裁的實體和個人名單。這些被制裁的對象被指控爲協助俄羅斯規避西方的經濟制裁,甚至支持俄軍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除了中國的20家公司,還有來自俄羅斯、阿塞拜疆、比利時、土耳其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國的60家企業也被納入了制裁名單。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聲明中指出,華盛頓政府已經多次發出警告,任何爲俄羅斯提供戰爭物資、對國際安全構成威脅的公司,都將面臨美國政府的嚴厲制裁。同時,國務卿布林肯也多次重申,那些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軍事行動的中國公司,將會承擔嚴重的後果。

然而,儘管美國此次制裁力度空前,但仔細審查制裁名單可以發現,並未涉及到中國的金融機構。這或許是美國政府在權衡利弊後做出的決策,也可能是對中國金融體系的一種策略性避讓。

在中美關係日趨複雜的背景下,美國的這一制裁舉措無疑會進一步加劇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然而,中俄兩國在經濟、科技等領域的合作並未因此受到太大影響,反而在某些方面呈現出深化的趨勢。特別是在能源領域,中俄的合作項目不斷增多,兩國在天然氣、石油等方面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

此外,在科技領域,中俄兩國也在積極推進去美元化進程,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增強兩國經濟的自主性。這一進程不僅有助於提升兩國的經濟實力,也有助於提高兩國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地位。

在俄烏衝突的問題上,中國一直秉持中立和勸和的態度。中國積極呼籲各方保持冷靜剋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避免衝突進一步升級。這種立場體現了中國作爲大國的責任和擔當,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一言以蔽之,美國的制裁措施雖然會對一些企業和個人造成一定影響,但中俄兩國的合作並未因此受到根本性衝擊。相反,這種壓力可能進一步推動中俄兩國在某些領域的深化合作,共同應對外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