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機飛越臺海 中美防長1年多來首通話有何意義?外媒這樣分析

美國防部長奧斯丁(右圖,美聯社)16日與陸方防長董軍(左圖,取材自微信公衆號)通電話。

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和中國防長董軍16日透過視訊通話,這不僅是兩人首度談話,也是18個月以來,美中兩國軍方領袖第一次有實質交流,全程有1個多小時。

據美國國防部聲明,雙方討論了美中防務關係和區域、全球安全議題。奧斯汀提到「保持軍方對軍方溝通管道暢通」的重要性,並強調「尊重國際法保障的公海航行自由,特別是在南海」。他也再次表明,只要是在國際法容許範圍內,美國會繼續安全且負責任地展開飛行、航行等行動。

此外,兩人還討論到俄烏戰爭、北韓等議題;臺海兩岸方面,美方重申美國的「一箇中國政策」,並提及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

中方聲明則寫道,「中美兩國元首致力於推動雙邊關係穩下來、好起來」,而兩軍是「兩國關係發展的穩定基石」。董軍說,應秉持「以和爲貴,以穩爲重,以信爲本」等原則,發展「不衝突不對抗」以及「務實合作、逐步積累互信」的中美兩軍關係。

針對南海,董軍稱「形勢總體穩定」,而美方應該「認清中方堅定立場,切實以實際行動維護區域和平,與中美兩國兩軍關係穩定」;關於臺灣,他重申「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國的核心利益絕不容受損」,且中國軍方對「臺獨分裂活動和外在縱容支持」絕不會聽之任之。

美軍機飛越臺海

兩人通話幾小時之後,有一架美軍P-8A海神式海上巡邏機當天航經臺灣海峽。據臺灣國防部17日下午公告,臺灣軍方「全程掌握周邊海、空域動態,狀況正常」;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則表示:「美方根據國際法規範在臺海航行,維護了所有國家的航行自由,此軍機航經臺海,展現美國對於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承諾。」

截至17日下午2時左右,中國尚無迴應。上一次美國海軍宣佈有海神式巡邏機飛越臺海是去年12月,當時中國軍方表示,派遣了戰鬥機前去監視並警告。

美中軍方關係解凍

美中防長上一次有重要對談,是在2022年11月,當時奧斯汀在柬埔寨會晤時任中國防長魏鳳和;去年6月的新加坡香格里拉會議上,奧斯汀曾與另一位時任中國防長李尚福握手並簡短交談,但沒有舉辦正式會議。

自2022年8月時任美國衆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造訪臺灣,中國片面切斷與美方的軍事溝通。兩國關係在去年初的「氣球事件」之後進一步惡化,但在11月的舊金山「拜習會」後有所緩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同意恢復軍事對話。

大約1個月後,中國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朗(CQ Brown, Jr.)舉行視訊會議;當時有分析指,這場會議並非「重大突破」,僅是把美中關係「還原」到裴洛西訪臺前的狀態。今年4月,兩國則在夏威夷召開「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工作小組」會議。

《南華早報》引述位於華府的「中美研究協會」(ICAS)研究員古塔(Sourabh Gupta)的觀點,預測奧斯汀和董軍很可能在今年夏天的香格里拉對話會議上實際見面。

古塔說:「在今年的選舉論述攻防之下,我猜想中方會希望保持溝通管道暢通,持續對話,而且臺灣新總統即將宣誓就職,美國會希望少一點兩岸的戲劇性衝突。南海問題已經夠多了。」

據美聯社報導,一位資深美國國防官員說雙方防長這次通話,有助於避免美國跟中國「競爭演變成衝突」。

根據五角大廈去年10月的一份報告,解放軍自2021年起頻繁對美國軍機展開「脅迫行爲」,例如逼近、繞行、發射照明彈等行徑,2年多來累計近200起。但如今美方指出,從去年11月到現在,沒有再發現中國攔截美方軍機等任何「不安全或不專業」的行爲。

儘管如此,美方仍對中國在南海對菲律賓船隻的「脅迫性」舉動表示憂慮。菲方指控中國有撞船、騷擾漁民、發射水炮、對船員照射軍用雷射等種種行爲;中國則一貫主張菲律賓在南海的行爲是「侵權活動」,而中方做法是維護主權的「必要措施」。

美國及其盟友視中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行爲與影響力擴張爲挑戰。上週,美日菲三國在華府舉行史上首次領袖峰會,美國重申對日菲的防衛承諾「如鋼鐵般堅定」,並提及與這兩國的共同防禦條約。

外交層面:布林肯將訪華

在美中關係的分歧持續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預計今年4月造訪中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16日表示,布林肯將向北京提出美方對中國協助俄羅斯國防工業壯大的憂慮。

上週,美方指控中國提供無人機、飛彈科技、工具機和衛星圖像給俄羅斯,雖未直接提供致命武器援助,但仍是在協助俄軍繼續侵略烏克蘭。

對此,中方向路透社迴應稱,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參與方,而中俄之間「正常的貿易往來不該遭到干涉或限制」。

另據彭博社17日的報導,今年3月,中國對俄國的出口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將近16%,這是2022年中以來首次下滑。知情人士稱,俄國總統普亭下個月出訪中國會晤習近平,到時候可能向中國提出強化雙方貿易額的必要性。此人說,俄國認爲中方出口下滑是暫時的。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爲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