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過還配做動畫宅?那些社會現象級的神作動畫

愛玩網獨家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引領少年戰鬥漫畫狂潮,讓JUMP稱霸業界的《龍珠》;元祖級SF動畫《宇宙戰艦大和號》;影響了真實系機器人動畫的《機動戰士高達》;開啓了深層解構和宗教元素潮流的《EVA》;還有激發輕小說改編的《涼宮春日的憂鬱》;甚至是猶如邪教般吸引粉絲膜拜的《LoveLive》…在漫長悠久的日本動畫史上,有那麼一部分足可冠以“現象級”的偉大作品

“現象級”作品的特徵首先是轟動性的知名度與擴散效果,即便是一個與動畫完全無緣的社會人,也無法避開聽到它的名字和看到它的相關產品。同時,這些作品對後世作品還有着深遠的影響力,與那些當時熱度極高但不久就銷聲匿跡的人氣作品截然不同,現象級作品即便經過10年、20年,它們的大名依然如雷貫耳,讓我們隨時能夠清晰回憶起它們各種精彩的名場面。今天,我們就來回顧那些“社會現象級”的動畫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1979年4月7日)

類型:機器人

監督:富野喜幸

製作:SUNRISE

時至今日,無論你是不是動畫迷,都不至於沒聽過“高達(GUNDAM)”這個單詞。

作爲日本動畫史上最成功的IP,你很難想象初代《機動戰士高達》竟然是一個收視率不佳慘遭腰斬的動畫(原定52集砍到43集),腰斬後因鐵桿粉絲的強烈要求再次回放後又起死回生的故事也是一個奇蹟般的傳說了。此後,“GUNPLA(高達塑料模型)”的誕生盤活了整個日本模型市場——從80年第一隻“GUNPLA”誕生到85年五年間賣出了1億隻以上,至今更是無法計數,養肥了萬代(BANDAI)這個日本最大的玩具廠商,其關聯產品銷售額至少在1兆日元以上。高達的後續衍生作品不計其數,其中不乏《Z高達》、《高達SEED》這種同爲現象級的大作。

高達成功的最大要因在於,該題材與“模型玩具”、“軍武”、“遊戲”、“小說”以及很多周邊媒體的親和性異常之高,因此成爲了後世無數機器人動畫的標誌性模板。

《龍珠》(1986年2月26日)

類型:冒險、戰鬥

製作:東映動畫

雖然改編自史上最偉大的少年漫畫,但《龍珠》動畫版(尤其是中後期)的製作確實算得上是長篇動畫的反面教材。爲了拖戲夾雜無數狗尾續貂的“原創劇集”,漫畫原作中爽快的戰鬥節奏被拖泥帶水到發個波就能耗一整集,反覆使用的“兼用卡”素材,動輒還作畫崩壞,偷工減料無所不用其極……然而這一切惡劣行徑並沒有阻止它在全世界迅速廣泛流行,不得不說鳥山明的畫風和變身升級等設定實在很對外國人的胃口。

攻殼機動隊(1995年11月18日)

類型:SF

監督:押井守

製作:Production I.G

又是一部被動畫改編到媽都不認識的鉅作,但毫無疑問原作者士郎正宗需要感謝這位“原作粉碎”的元兇——押井守。如果不是他,《攻殼機動隊》肯定不會是全世界成就最高的科幻動畫,至於受《攻殼》直接影響並催生的《黑客帝國》、《第五元素》等世界級好萊塢大片或許也只有在另一個世界線才能見到了。

1995年《攻殼》中描繪的種種關於電腦與網絡的細節和社會問題,至今已經逐步浮出水面,其可怕的前瞻性已經不能用腦洞來形容,簡直不亞於奧威爾的烏托邦預言。此外,草薙素子的這種個性極強,擁有“神格”的女性主人公在日本動畫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少女戰士(1992年3月7日)

類型:少女,變身

監督:佐藤順一/幾原邦彥/五十嵐卓哉

製作:東映動畫

由於是女性向作品,因此令很多人低估了《美少女戰士》這部動畫的商業價值。在世界範圍內,把它看成是女性版的《龍珠》可能比較恰當——其關聯商品的經濟效益保守估計也有5000億日元以上。由此而來的鉅額版稅令原作者武內直子成爲一代富婆,也直接導致了其老公富堅義博後半生的好吃懶做,從一代才華橫溢的漫畫家墮落成爲日本漫畫史上最令人髮指的“休載王”。

作爲上世紀最成功的美少女變身戰隊作品,美少女戰士在海外的影響力大得驚人,因爲幾乎大多數國家的電視臺都不同程度地引進了這部動畫,並深受少女們喜愛。“代表月亮懲罰你”成爲全球最知名的動畫臺詞之一。美戰水手服造型的COS歷經數十年經久不衰,永遠是漫展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色。美戰周邊也層出不窮而且極富話題性——如前陣子的“美戰內衣”。

火影忍者(2002年10月3日)

類型:忍者,戰鬥

監督:伊達勇登

製作:PIERO

忍者題材的動畫不少,不過紅遍全球的只有這一部。雖然《火影》在日本人氣不及《海賊王》,不過從全球表現來看,它確實擁有僅次於《龍珠》的地位。

儘管《火影》中所謂的忍術大戰只是披着忍者外皮的超能力戰鬥,偏偏老外們就喜歡這種雜燴獵奇向的“東方神秘”,而且沉迷程度還不是一星半點——甚至有過《火影》人氣角色宇智波鼬死掉後,導致一名俄羅斯少年大受打擊跳樓自殺這種難以置信的事件——然後作者通過各種方式千方百計讓鼬“復活”或許也是出於這個影響。

此外還有人發現,主角鳴人的金髮設定也是令其在歐美大受歡迎的秘訣,因爲《龍珠》在歐美人氣爆發時也正好是變身金毛超賽的時期。

口袋妖怪(1997年4月1日)

類型:兒童

監督:湯山邦彥

製作:OLM TEAM OTA

《口袋妖怪》或許是唯一一個在遊戲和動畫領域都可冠以“現象級”頭銜的怪物。遊戲賣了2億5000萬套以上,與動畫相關聯的商品營業額更是達到了5兆日元這樣一個讓人驚愕的數字,讓人感慨兒童市場真是不可小覷。

任天堂將這部兒童動畫推向世界的時機把握得很好,正好是北美GAMEBOY和《口袋妖怪》遊戲的普及期推出,頓時使其影響力成幾何形擴張,爲口袋系列成爲全球化作品奠定了深厚的根基。

涼宮春日的憂鬱(2006年4月)

類型:校園、SF

監督:石原立也

製作:京都動畫

“我對普通人沒有興趣”——《涼宮春日的憂鬱》這部片和它的主角涼宮春日一樣,都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貨色。京阿尼故意打亂故事順序的離奇手法,精緻而巧妙的演出手段,個性十足的角色塑造,都爲它在OTAKU之間博得了超高的話題性,並創造了數百億日元的商業價值。

在2006年涼宮春日熱潮到來之前,輕小說改編動畫還並不是日本動畫業內的主流手段。自從《涼宮春日的憂鬱》一舉成爲00後代表性動畫名作之後,輕小說改編作品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成爲當今主流之一。此外,本作也令以平野綾爲代表的偶像聲優一舉成名,自此當聲優也要看臉的時代來臨了。

幸運星(2007年4月)

類型:校園,空氣系

監督:山本寛

製作:京都動畫

2000年代可謂是京阿尼的名作連發時期。作爲涼宮春日大獲成功後次年的又一部“現象級”作品,《幸運星》帶來的最大社會現象就是將“聖地巡禮”這一京阿尼後來的傳統徹底發揚光大爲一門宅宅愛好。作品中登場的鷲宮神社以及鷲宮町(現實位於埼玉縣久喜市)因爲《幸運星》掀起的“聖地巡禮”活動,直接爲當地帶來了22億日元以上的經濟效益。

除此之外,《幸運星》最大的貢獻當然是泉此方這個呆毛小活寶,從此之後宅女當主角的設定蔚然成風,而且還產出了“貧乳是稀有價值”這句讓無數妹子不再自卑的名言。同時也令所有宅男都暗暗下了一個決定,以後生個女兒一定要叫此方。

K-ON(2009年4月2日)

類型:校園,女子樂團

監督:山田尚子

製作:京都動畫

在動畫之化前,《K-ON》只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四格漫畫。但是,擅長塑造萌系少女的京阿尼爲這個作品注入了全新的生命。他們有意識地加入了各種健康可愛的元素,成爲不僅面向OTAKU,同時也深受普通女生歡迎的大熱門作品。

儘管是深夜動畫,卻引發了預想以外的社會現象:《K-ON》對女子樂隊的有愛刻畫使得日本希望加入學校“輕音部”學習樂器的女高中生突然暴增,不禁令人想起了當年培養了日本國家隊一代人的《足球小將》與《灌籃高手》。而且就連超市中常見的“藍白碗”也莫名其妙的銷量暴增。

進擊的巨人(2013年4月6日)

類型:黑暗,獵奇

監督:荒木哲郎

製作:WIT STUDIO

近年來橫空出世的一部“現象級”作品。2009年連載初期,原作者諫山創的基礎畫功只能用不及格來形容,但是他的筆觸卻存在一種驚人的魄力。當WIT STUDIO將這顆原石用最出色的作畫素質加以動畫化之後,不出意外一下子就造成了轟動效應,其收益和知名度從官網鋪天蓋地承接的各種代言廣告就可見一斑。

《進擊的巨人》涵蓋了戰爭、 災難、科幻、 內涵、獵奇等要素,唯一缺乏的是戰鬥動畫中隨處可見的“熱血”,更多的是對複雜人性的刻畫以及現代社會的種種不安的隱喻。當然這些並不是這部作品如此叫座的關鍵,雖然很不甘心,吸引了大量腐女動畫迷不斷燒錢纔是促成它商業面的成功的真相。這也是爲什麼《進擊的巨人》的BL同人如此瘋狂的原因。

魔法少女小圓(2011年1月7日)

類型:魔法少女,黑暗,奇幻

監督:新房昭之

製作:SHAFT

魔法少女是日系動畫中最常見的一種題材,一般來說做成女性向就是變身少女和王子的故事,做成男性向通常就是小黃油。

《魔法少女小圓》的成功在於它的異端性,徹底顛覆了魔法少女變身打擊壞蛋順便邂逅帥哥的無聊定式。前兩話的故事以及事前公開的作品情報,都讓人覺得和其他賣萌魔法少女沒什麼不同,但從第三話開始,始料不及的超展開一下子震撼了所有人。從“治癒系”的魔法少女直接墮落到“致鬱系”,而且劇情就此急轉直下萬劫不復——頓時在推特等平臺上產生了爆發性的話題,一舉成爲2011年的頭牌現象級作品,帶來了400億日元以上的收益。這部作品即使在娛樂圈的明星偶像間都存在着相當的知名度,同時也爲SHAFT和新房昭之大大擡高了身價。

值得一提的是,“魔法少女小圓”標題字體過於奇怪,容易被誤認爲是“廢怯少女小圓”——倒是很符合主人公的性格,真不是故意的嗎?

LOVE LIVE!(2013年1月6日)

類型:偶像,校園

監督:京極尚彥

製作:SUNRISE

近年來被稱爲“LL大法”的虛擬偶像企劃的動畫環節。從初音和《LOVE PLUS》的大熱門中吸取並總結了一套嶄新的跨媒體虛擬偶像經營(吸金)模式,是爲“LL大法”成功的關鍵,也爲業界導入了全新的經營手法。

《LOVE LIVE!》的企劃特色非常注重虛擬與現實世界的結合。仿效真實校園偶像組合的構建過程,完全與現實同步的時間線,每月在雜誌中連載偶像的情況和新聞,全程開放讀者互動,通過組合名稱募集、迷你組合投選、總選舉等方式,由讀者們左右着組合的命運和發展。

在企劃的前期並沒有任何官方故事線。後來才逐漸通過雜誌“採訪”組合成員、以廣播劇的形式來側面刻畫人物。而動畫的誕生已經是相當“後期”的事情,儘管如此動畫化還是從作畫到劇情都維持着驚人的高水準。動畫熱映後帶來的是與虛擬形象對應的偶像級聲優團體的演出,隨着聲優真人跳出屏幕走向前臺,她們與她們的角色界限越來越模糊,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狂熱粉絲的種種離奇行爲已經令人感受到,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物語(2009年7月3日)

類型:怪奇、後宮

監督:新房昭之

製作:SHAFT

妖怪題材也是影視文化的一個永恆主題,日本動畫史上《鬼太郎》、《地獄老師》、《夏目友人帳》、《怪-化貓》等妖怪經典比比皆是,但至今爲止仍就持續發酵到達“現象級”文化的恐怕只有西尾物語系列——也可以說只有它最被宅宅喜愛,輕小說和動畫化都是近年來空前成功的典範。

傲嬌蘿莉、貓娘、小學生、運動少女、眼鏡妹、病嬌、殭屍、僞娘,還有兩個活寶妹妹——基本滿足了宅男一切類型的妄想空間。阿垃垃圾君也不是一般後宮片那種僞善的草食男主,他在有個如花似玉的女友的同時還可以對小學生上下其手,跟親妹妹玩危險的牀上游戲,學姐學妹一把抓……繁複的人物關係與角色塑造是最大的亮點,至於不明覺厲七零八落的劇情大可不必過於考究——那根本不是主體。

新房昭之這個團隊在裝逼方面很有一手,獨特的靜止美感和無處不在的分鏡細節醞釀出和其他動畫完全不同的氛圍,可說是“新房流”標籤的代表作。令大家在鑑賞福利鏡頭的同時容易說服自己是在欣賞藝術而不是什麼糟糕物。

CODE GEASS:反叛的魯路修(2006年10月5日)

類型:中二,超能力

監督:谷口悟朗

製作:SUNRISE

但凡有人氣漫畫家集團CLAMP參與的動畫都非容易形成潮流。魯路修這個人用中國話來說就是個“龍傲天”的代名詞——“假如我得到了這種能力就會XXX”,圍繞着揹負着仇恨的高智商異能美少年展開的魅力十足的故事,從頭到尾的超展開連發也令這部作品被打上了“最應該禁止劇透”的標籤。主角另一個身份“ZERO”那誇張到讓人害羞的言行舉止,一個人與整個世界硬鋼的氣魄,完全符合中二少年少女們的審美口味。

作爲一個含有機器人要素的劇集通常不會很受女性青睞,但是《反叛的魯路修》劇中高挑美型的人物設定卻贏得了海量女性觀衆的強烈支持——可以說一個原創動畫做到這一點基本就離“現象級”不遠了。

新世紀福音戰士(1995年10月4日)

類型:SF

監督:庵野秀明

製作:GAINAX

自上世紀90年代GAINAX賦予“EVA”除了愛娃之後的另一個定義之後,20年以來對它的話題和爭論幾乎就從未停息過。無論是哪個媒體評選御宅神作名單,無論其餘排名怎樣更替,但它都會是永遠的No.1。

EVA融合現代思想、宗教、心理學、末日論等諸多元素於一身的世界設定足以令其名留青史並經久不衰,對青春期少年的細緻心理描寫、以及映射90年代現實社會的閉塞與疏離感,令大量的觀衆都找到了共鳴的話題,在那個網絡根本不發達的時代造成轟動效應,一躍成爲社會現象級作品。

關於EVA的解析書等周邊出版物,可以輕鬆塞滿幾十個大書架。除了引人入勝節奏強烈的劇情外,EVA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功力也是業內一流水準,不說明日香和凌波這對永遠引起黨爭的冰火少女,即便是僅僅出場一兩幕的配角,也能夠給人留下強烈的印象——其典型就是渚薰。

EVA之後,這種“深度”或曰裝逼的動畫設定席捲日本動畫界,可惜畫虎不能反類犬的居多:多是拋出一大堆故弄玄虛的厲害設定,但卻無法掩飾空洞無物的劇本和臉譜化的人物,後世將這種戲稱爲“廚二”設定。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大概就是說這個了。

除了以上這些典型之外,引發社會現象級別的經典動畫並不止於此,由於篇幅關係今天就到此爲止,請大家也來品評自己心中影響力最大的動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