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降息預期“縮水”(環球熱點)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美國公佈多項1月經濟數據,凸顯通脹壓力依然存在——

美聯儲降息預期“縮水”(環球熱點)

本報記者 嚴 瑜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2月28日 第 08 版)

美聯儲近日發佈1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聯邦基金利率可能已達峰值,但過早放鬆貨幣政策立場存在風險。

近期,美國公佈多項1月經濟數據,顯示美聯儲反通脹進程出現反覆。分析認爲,根據最新數據,市場此前對美聯儲今年3月降息的預期已基本落空。

1月通脹壓力持續,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增加

美國勞工部2月中旬公佈數據顯示,美國1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3%,爲去年9月以來最大漲幅;同比上漲3.1%,遠高於美聯儲設定的2%的長期通貨膨脹目標,也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2.9%。

對此,分析普遍認爲,美國1月CPI數據超預期上漲,令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的不確定性增強。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一項跟蹤數據顯示,上述CPI數據當天發佈後,市場預計美聯儲在今年3月貨幣政策會議上維持利率的可能性升至90%以上;在5月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降至不足35%,而維持利率的概率超過60%。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表示,1月CPI數據進一步強化了勞動力市場緊張帶來通脹壓力的擔憂。美聯儲3月、5月降息的可能性皆下降,預計將在6月開始降息。

美聯儲於2022年3月開啓加息週期,迄今已加息11次,累計加息幅度達525個基點。在去年12月的貨幣政策會議後,美聯儲釋放了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降息的信號。但目前多數分析認爲,美國核心通脹率加速增長,尤其是居住成本居高不下,爲通脹持續走低增添壓力,也給美聯儲下一步貨幣政策走向增加變數。

1月31日,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結束今年首次貨幣政策會議之後發表利率決議聲明,宣佈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市場關注的降息或暫緩縮表等問題也未出現在決議中。

美聯儲2月21日發佈的今年首次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一致判斷政策利率可能處於本輪緊縮週期的峰值”,大多數與會官員“都注意到過早放鬆政策立場的風險”,並強調仔細評估即將發佈的數據的重要性,以判斷通貨膨脹率是否正向2%的長期目標水平持續下降。會議紀要還顯示,與會官員認爲近期通脹率在迴歸目標水平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也有一些官員指出,這僅僅反映短暫好轉,一旦消費支出高於預期、借貸成本下降或金融環境過於寬鬆,通脹放緩趨勢可能會停止甚至逆轉。

經濟“軟着陸”預期增強,或從下半年啓動降息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2月初接受採訪時表示,美聯儲今年有望實施3次降息,每次約25個基點,預計最早將於5月開始降息。他同時強調,美聯儲官員仍需要看到通貨膨脹受到控制的進一步證據,纔能有更多降息的信心,如果行動太快,將會再次刺激通脹。此前,市場一直押注於美聯儲將從3月開始6次降息。

“美聯儲與市場對降息預期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是雙方對美國經濟未來走勢尤其是美國通脹下行速度的判斷不同。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最新數據表明,美國通脹下行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可能有所起伏。”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楊子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除了1月CPI數據之外,美國勞工部近期還公佈數據顯示,美國1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環比上漲0.3%,同樣遠超市場普遍預計的0.1%,創下2023年8月以來最大環比漲幅。PPI追蹤生產成本變化,是衡量通脹情況的一項關鍵指標。分析人士指出,近期陸續出爐的多項指標顯示美國物價水平出現一定程度反彈,特別是核心通脹率仍維持高位,凸顯美聯儲抗擊通脹之路絕非平坦。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主要取決於美國經濟表現,尤其是美國國內就業水平和通脹水平。”楊子榮分析稱,美國通脹依然頑固是近期導致美聯儲降息預期“縮水”的主要原因。長期來看,2024年美國經濟可能出現3種情形:一是“軟着陸”,即經濟增速放緩;二是“硬着陸”,即經濟出現技術性衰退;三是“不着陸”,即保持和2023年一樣的增長勢頭。“目前來看,‘軟着陸’可能性相對較大。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逐步降息,預計年內降息2到3次,每次約25個基點”。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陳鳳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認爲,2024年美國經濟“軟着陸”的預期有所增強。“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就業情況超出預期。同時,今年美國將舉行總統選舉。作爲執政黨的民主黨會努力在經濟上有好表現”。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分別爲4.9%和3.3%。目前,外界普遍關心美國經濟能否長期保持增長。經合組織等國際機構預測,2024年美國經濟或將放慢增長步伐。如果今年二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回落,那麼美聯儲可能會啓動降息。”陳鳳英說。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日前表示,美國經濟仍然存在一些下行風險,可能會在今年破壞復甦進程。這些風險包括不穩定的地緣政治局勢、美國商業房地產市場和地區銀行面臨嚴重壓力以及全球經濟疲軟等。

楊子榮認爲,2024年美國經濟出現“硬着陸”或“不着陸”的可能性雖小,但不能完全排除這兩種可能。“從‘硬着陸’的可能性來看,如果美國國內中小銀行資產質量下降,再度引爆銀行業危機,那麼可能將美國經濟拖向衰退。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將快速、較大幅度降息。從‘不着陸’的可能性來看,如果美國經濟持續增長,同時疊加外部地緣政治衝突帶來的衝擊,導致從供給、需求兩端都無法給通脹‘降溫’,那麼美聯儲或將推遲降息步伐,並且降息幅度很小。”

基於不同經濟情形降息,將對全球產生差異化影響

美聯儲將於3月19日至20日召開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有分析指出,鑑於當前美國通脹的黏性特徵以及勞動力市場的緩慢弱化,美聯儲仍有較大空間,將高利率維持更長時間。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認爲,當前距離美聯儲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不到一個月時間,美國的經濟走勢和指標預計將保持相對穩定,美聯儲政策可能不會發生大的改變。

路透社2月中旬對100多名經濟學家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美聯儲或最早在今年6月貨幣政策會議上首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

從以往經驗看,美聯儲貨幣政策往往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如果美聯儲今年啓動降息,將如何影響全球經濟?這是各方關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

陳鳳英表示,若美聯儲啓動降息,將推動美元外流,這有望讓其他國家迎來一個相對寬鬆的貨幣空間,減輕全球經濟壓力,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是一個相對利好的消息。當然,其他國家與美國所處經濟發展環境不同,美聯儲降息後,一些國家可能反而將面臨通脹等風險。

楊子榮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基於不同經濟情形的降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存在差異:“在經濟‘軟着陸’情形下,美聯儲降息對全球經濟是一個利好。如果美國經濟沒有出現衰退,從貿易方面來看,其他國家對美國出口有望保持理想狀態;從資本方面來看,美聯儲降息,資本回流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將使這些國家在國際市場的融資成本降低、融資可能性提升,同時這些國家的貨幣兌美元可能升值,也將有助於緩解這些國家面臨的美元債務壓力。在經濟‘硬着陸’情形下,儘管美聯儲可能大幅降息,但仍將給全球經濟帶來負面衝擊。如果美國經濟出現技術性衰退,全球需求可能面臨疲軟,美聯儲紓困式降息一方面將使其他國家出口受阻,另一方面可能導致國際資本出於避險需求流向美國國債市場,從而導致全球美元流動性出現短期衰竭,這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尤其不利,可能導致這些國家債務壓力再次劇增。在經濟‘不着陸’情形下,美聯儲可能小幅降息,對全球經濟有利有弊。有利方面是美國經濟增長強勁,進口需求依然旺盛。不利方面是美聯儲降息幅度有限,資本依然看好美國市場,那麼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資本流出壓力和債務壓力仍將較大。”

宋國友指出,美聯儲降息還可能給全球貨幣政策帶來轉向。若美聯儲在今年年中降息,其他央行也可能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