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特朗普團隊召集全體員工開會,競選經理稱總統“還在戰鬥中”

(原標題:美媒:特朗普團隊召集全體員工開會,競選經理總統“還在戰鬥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白宮記者Kaitlan Collins 9日報道,據消息人士透露,當地時間9日上午,特朗普的高級競選官員召集所有工作人員,目前正在競選總部開會。

據報道,特朗普競選經理比爾·斯蒂芬(Bill Stepien)和副經理賈斯汀·克拉克(Justin Clark)表示,總統特朗普“還在戰鬥中”,即使拜登已正在推進過渡。

此外,斯蒂芬也不滿辦公室到處都是修改過的《華盛頓時報》2000年11月8日頭版“戈爾總統”,稱很“業餘”。此前,特朗普競選團隊發言人蒂姆·默託(Tim Murtaugh)稱,這是用來提醒“不是由媒體來選擇總統”(小布什最終贏得2000年美國大選),《華盛頓時報》則迴應說報紙圖片不實,從未刊登過上述標題。

特朗普或許終將離開,但整個美國都在他的影子裡。

眼下,美國各大媒體紛紛報道拜登贏得大選。

現任總統特朗普還沒有認輸。特朗普團隊在賓夕法尼亞州宣佈,將從今天起訴諸法律程序,向民主黨正式“宣戰”。

“什麼時候由媒體來宣佈下任總統了?”特朗普9日發出這條推文。在美媒“宣佈”拜登獲勝後,他曾在推特上一度沉默了16個小時。

特朗普收到的也並非全是“壞消息”。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林賽·格雷厄姆已表示,他將調查“所有有關投票違規和不當行爲的可信指控”。

可以肯定,2020美國選舉這幕大戲,短時間內不會輕易落幕。

法律大戰

隨着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擁有20張選舉人票的賓夕法尼亞州勝出,他掌握的選舉人票一舉達到279張,突破當選所需的270大關。因此,儘管內華達、佐治亞和北卡羅來納3州的選情當時還未最終確定,各家美媒已紛紛報道,拜登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

在當地7日晚的勝選演講中,拜登表示獲得了“明確的、令人信服的勝利”,承諾結束特朗普時期的動盪,推動國家走向團結,會讓美國在世界重新受到尊重。

拜登表示榮幸成爲美國人民的選擇,承諾彌合社會分歧

美國國內,民主黨前總統奧巴馬、卡特、克林頓紛紛致賀。共和黨資深參議員羅姆尼也表達了祝福。

值得注意的是頗具代表性的布什家族。作爲唯一健在的共和黨前總統,小布什8日與拜登通電話表示祝賀。小布什表示,雖然現任總統特朗普有權提起法律訴訟並重新計票,但2020年的競選是“基本公平的”,而且“結果是明確的”。小布什在聲明中表示,“雖然存在政治分歧,但我知道拜登是個好人,他贏得了領導和統一我們國家的機會。”

美國之外,西方多國領導人都做出了反應。但是特朗普卻意外發現明確表示要等走完法律程序,暫不祝賀的居然是與自己在邊境牆問題撕扯不斷的墨西哥

所謂人生百態,此刻的特朗普想來深有體會。

特朗普仍在推特連續發文,展開反擊。只是這些密集發佈的推文要麼被標註爲“缺乏信源”,要麼因“內容存在爭議,可能產生誤導”而被直接屏蔽。

其中一條推文,特朗普全文使用大寫字母,抱怨觀察員不被允許監督點票,這是前所未有的。還有數百萬張郵寄選票被寄給了從未想過投票的人。

唯一一條沒被標記存在問題的推文,是這樣寫的:“7100萬張合法選票。這是有史以來,在任總統獲得的最多的選票”。

顯然,特朗普是不服氣的。

盤點美國曆史上的敗選演講,現在再聽希拉里講特朗普那段,絕了!(來源:~)

在媒體凌晨發佈拜登勝選消息後不久,特朗普在助拜登勝選的關鍵州賓夕法尼亞的費城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將從今天起訴諸法律程序。

“特朗普沒有承認民主黨對手贏得大選的打算。”特朗普的律師朱利安尼在會上表示,“當然不會認輸,至少六十萬張選票存在爭議”。

特朗普認爲,拜登的勝利沒有得到“準備重新計票、且爭議嚴重的州的認可”,因此總統選舉“遠遠沒有終結”。

此前,特朗普競選團隊已向5個州提起競選訴訟,認爲存在選舉舞弊,要求監票或停止計票,但大多被駁回。但是,在得票率相差1%以內的一些州,候選人可以要求重新計票。

當前,佐治亞州已宣佈將重新計票,或將到本月底纔有最終確認的統計結果。此外,賓夕法尼亞州也將可能重新計票。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塞繆爾·阿利托已下令賓州所有縣委員將選舉日當晚8點後收到的選票分開,並表示如果選票被統計,它們將被單獨計算。

由於發起競選訴訟或在一些州申請重新計票都需要支付相當的費用,路透社6日報道稱,共和黨人正試圖籌集至少6000萬美元,以資助特朗普。而據福克斯新聞報道,拜登也針鋒相對地宣佈成立“拜登鬥爭基金”,着力在法律層面應戰。

政客相爭不下,各自的支持者自然也不會善罷甘休。

在特朗普的推特下,一位鐵桿粉絲痛心不已。他說自己要與美國決裂,他會和妻子在氣憤中離開。墨西哥會是更好、更穩定的國度,與拜登治下的國家截然相反。他還說,自己的孩子很怕拜登。

一位反對者則開心不已,還使用排比,表示特朗普的失敗是自己每天的良藥,每週的能量,每月的靈感和每年的動力。他還說,特朗普的失敗是自己唯一還活着的原因,自己生來就是爲了享受特朗普的失敗。

三大難題

在社會高度撕裂的當下,尤其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都擁有極大政治熱情的背景下,這樣的對立造成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特朗普在費城“宣戰”的同時,其大批支持者在街道上集會,聲援特朗普的訴求。此外,在內華達、亞利桑那、密歇根等多個關鍵州,特朗普的支持者集會抗議,與拜登的支持者發生對峙和摩擦,迫使多地增加警力。

更嚴重的是,這種對立已出現惡性暴力的苗頭。在佛羅里達,一名槍手朝支持特朗普的羣體開槍,導致兩名婦女受傷。在西雅圖,一名男子在市中心遭到槍擊身亡,當時數百名拜登支持者正在附近慶賀。

志在彌合社會撕裂的拜登,可以呼籲所有美國人放下分歧,但在呼喊口號外,又能做什麼呢?又該從哪入手呢?

可以肯定的是:

第一,美國社會的分裂與極化源自發展失衡和貧富差距過大,而非特朗普或某個人。這個趨勢源自冷戰後期,至今仍在繼續。美國產業空心化是經濟規律的自然結果,拜登有什麼辦法能逆轉?若無法逆轉,又怎麼彌補白人藍領階層的損失,怎麼讓他們和主張自由貿易、種族平權和收入較高的階層達成和解?

許多特朗普支持者的留言難掩失落和怨恨,他們堅信只有特朗普纔是自己利益的捍衛者。

修復社會撕裂的傷痕與分歧,絕不是靠嘴上說說相互理解就能行的。

第二,政治人物相爭僵持不下,不僅外溢到整個社會,還有把司法系統牽扯進來的態勢,這就有可能傷及美式民主的根本,把制度脆弱性的一面暴露了出來。

美式民主的顯著特徵是三權分立,其中以獨立、超然自恃的司法系統的裁決對於重大政治社會問題的裁決,以及社會整體對司法裁決的信服,是確保整個體系穩定運轉的關鍵。但是,特朗普任內在聯邦最高法院高度爭議性的人事佈局,以及此前試圖讓最高法院過早介入大選的策略,都在破壞司法系統的公信力。

一旦州級法院與最高法院存在重大分歧,一旦最高法院的角色過於偏頗,失利一方的廣大支持者還能像2000年小布什與戈爾之爭時一樣接受裁決嗎?別忘記,最高法院在1876年的裁決,曾險些釀起美國第二次內戰。

第三,拜登展現出更加重視抗疫的態度,這或許是個修復社會的契機。但兩方選民相持不下,羣體聚集不斷出現的現在,拜登有多大的魄力和智慧去落實抗疫應有的策略呢?

雖然有消息稱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妻子梅拉尼婭已建議特朗普接受敗選。這對平息美國社會的不安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從目前來看,特朗普暫時沒有放棄的打算。

但是離開又能怎樣?特朗普或許終將離開,但美國依然活在他的影子裡。

(文中圖片GJ、網絡綜合)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楊一帆

編輯 王若弦 施雨

延伸閱讀:

特朗普將在對華政策出現"最後瘋狂"?專家:他沒精力

文/楊振東

【直新聞按】據美聯社、CNN、BBC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拜登在贏下賓夕法尼亞州後,已獲得超過勝選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將成爲美國第46屆總統。

和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會出現哪些變化?在入主白宮後,他會堅持“對華接觸”還是選擇“中美脫鉤”?特朗普執政期間,持續打壓中國高科技,拜登會否“轉向”、反而與中國加強合作?在臺灣問題上,特朗普做事莽撞,對臺灣問題的敏感性缺乏認識,屢屢觸碰中美關係的紅線,拜登上臺後是否有所回收?中美關係將走向何方?

對此,直新聞記者採訪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郭憲綱

深圳衛視&直新聞:拜登在選前最後一場辯論中被問到“當選後要如何處理中國問題”。他回答爲“會遵循國際規則和中國打交道”。那麼在您看來,這預示着拜登會如何與中國打交道?中美貿易戰、華爲問題以及所謂中美“脫鉤”等,會不會有迴旋餘地?

郭憲綱:拜登現在當選應該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他上臺以後對中美關係會有什麼調整?我個人認爲有幾個方面:一個是在抗擊疫情方面,我覺得拜登和特朗普是不同的,他比較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的意見,這和特朗普“甩鍋”中國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就爲中美兩國在抗擊疫情、研製疫苗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比較大的空間。

第二是在處理中美經貿關係方面,拜登上臺以後,中美的經貿摩擦不會減少,因爲中美的經濟結構互補性在減弱。拜登作爲民主黨,他的羣衆基礎是工會大量的工人,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要維護工會的利益,要求中國購買美國更多的產品,所以中美兩國之間經貿摩擦的案件還會上升,這一點不會變化。如何處理中美經貿關係的矛盾,我想拜登和特朗普有所不同。特朗普時期是蠻橫地增加關稅,漫天要價。而拜登作爲民主黨,是比較尊重國際法、國際組織的,中美兩國的經貿摩擦的案件可以在世貿組織進行仲裁。也就是說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中美貿易方面的矛盾解決更加有規可循。

第三個我覺得民主黨在人權領域中,更加咄咄逼人。拜登上臺後,在人權領域對中國的打壓力度會加大。在新疆、西藏、香港這些問題上做文章的力度會加大。

對於特朗普一味打壓華爲、打壓中國的高科技,美國的高科技領域其實是不滿意的,因爲這樣也損害了他們的利益。我想由於這些高科技領域一般是支持拜登的,所以拜登在這方面可能會採取比較明智的做法。也就是說,允許中美兩國的高科技既合作又競爭、在競爭中發展,而不是一味地封堵、打壓。

深圳衛視&直新聞:有觀察指,跟特朗普“單打獨鬥”不同,拜登可能會在“重返亞太”的基礎上,聯合日、韓、印等國增強對我國的軍事威懾,對此您又怎麼看?

郭憲綱:說到“重返亞太”,我覺得美國從來沒有離開過亞太,它只是在亞太地區加大與盟友的關係,利用盟友來制衡中國。但與盟友的關係方面,我覺得拜登可能和特朗普不同。拜登會加大與日本、韓國、印度等盟友之間的關係。特朗普時期,美國其實對他的盟友不太重視,和盟友間的矛盾突出,比如在軍費開支等問題上進行打壓。拜登以後會修復和盟友的關係。修復和盟友的關係就意味着會加大對中國在安全領域等方面的挑戰,所以拜登上臺以後,對華政策肯定會有大的變化。

深圳衛視&直新聞:拜登勝選已成定局,而蔡英文當局就被指此前押錯寶,押在了特朗普身上。實際我們也看到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對臺關係是不斷拉近,包括加強軍售等,大打“臺灣牌”。那麼據您觀察,拜登上臺之後,美國對臺政策是否會有所改變?

郭憲綱:我想這方面可能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在特朗普任上,美國和臺當局的關係算是走得比較近的。這段時間美國對臺灣的軍售也是不斷加強。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利用臺灣問題制衡中國方面是一致的,但是方法有所不同。

特朗普時期,我們感覺他爲了目的不擇手段,什麼招數都能使出來,比如向臺灣大量出售武器、派高官訪臺、提高與臺灣關係的規格等等。我想拜登在這個方面可能會有所剋制。儘管他也要利用臺灣問題制衡中國,但力度可能不像特朗普時期那麼大。因爲拜登很清楚中美之間在很多問題上需要加強合作。

另外,因爲臺灣問題影響到中美之間的合作對美國也是不利的。所以我想拜登上臺以後,在臺灣問題上美國可能會有所剋制,但它不會改變。在中美關係中,把臺灣作爲一個棋子,這種態度也是不會改變的。

深圳衛視&直新聞:美國大選即將落下帷幕,未來70天權力過渡期,一些輿論也擔心特朗普政府是否會出現對華政策“最後的瘋狂”。對此您有何觀察?

郭憲綱:我認爲這種分析還是沒有依據的。有幾個原因。第一,即使特朗普這麼做,對他下臺的局面沒有任何改變。第二,特朗普現在主要的精力是要放在和拜登以及民主黨走司法程序上,來解決所謂點票不真實或者有舞弊現象的這些迫切問題,這會牽扯到非常大的精力。我們知道,在美國打官司、走法律程序是非常非常複雜的,所以我個人認爲剩下的幾十天,特朗普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在其他方面發力,他可能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官司上。因爲現在打官司需要大量的資金、需要強大的律師團,這個就夠他忙活的了。

另外,即使他要採取一些措施,目前美國的一些行政部門恐怕也會採取各種方式來拖延、來消極怠工的,因爲他們很清楚特朗普這樣做的目的,而且這樣做恐怕不利於美國的整體利益。所以我認爲在未來70多天的權力過渡期內,特朗普不會對華政策來個“最後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