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TPP談判給臺灣的啓示

李武忠

衆所關心的美日TPP談判未因美國總統巴馬到訪而能達成協議,將繼續磋商,不過原先美國政府強調全面關稅以及日本要求將稻米小麥砂糖乳製品牛肉豬肉等五項農產品排除的立場均有所妥協,相信很快會有結果。

日本政府一向對農業高度保護措施,對於進口農產品,不僅實施高關稅還給予嚴格的檢驗檢疫措施來保護該國農民。這次基於政治、軍事、經貿考量日本政府加入TPP的態度非常積極,但是對於攸關本國農民生計的項目儘管美方頻頻施壓,仍不敢輕易妥協,目前在稻米、小麥和砂糖三項已取得共識關稅將維持目前水準;乳製品將設置一定量產品徵收較低的進口關稅;尚存爭議在於日本現行牛肉關稅爲38.5% ,美方期待能降到10﹪以下,日本則以先前日澳FTA 同意澳洲牛肉進口關稅逐年調降至23.5﹪爲由,希望關稅能降至15-20﹪並施以配額;美方希望日本全面開放豬肉市場取消差額關稅制度,而日本因國內產量(1.2百萬公噸)佔總消費量(2.5百萬公噸)一半,其他自美國加拿大丹麥等進口,爲保護國內養豬農戶利益日方希望維持差額關稅制度(gate-price system ),只答應去除高價豬肉部位豬腰肉等進口關稅(目前關稅4.3% ),對於目前實施高關稅(每公斤高達482日圓)的低價豬肉部位如豬肩肉等則考慮調降關稅。從整體來看日本政府在與美國進行TPP農業議題談判上,所採取的靈活策略和官員適時釋放訊息維護民衆知的權利並將農民壓力轉爲談判籌碼相當成功,對照日前臺灣官員在兩岸服貿談判所引發的社會紛擾,確實有許多需要檢討改進之處,不要重蹈覆轍。

馬總統一再強調加入TPP的重要性,問題是TPP是高度自由化的協定,臺灣要加入TPP,需展現可提供高度開放市場的承諾,而政府各部門根本沒有做好準備。以農業爲例目前平均進口關稅爲13.88﹪,根據官方資料顯示經估計加入TPP國內農業損失高達590億,有1萬6千農民失業,尤其國內養豬業養雞畜牧業衝擊最大。

因此除了編列足額的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外,更需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加速農村勞動力的新陳代謝,提升產業競爭力並備妥退場機制和離農措施,較其他產業更爲艱辛。若事前不積極作爲等事到臨頭纔要求農民應以大局爲重需作出大幅退讓,讓農民生生活無以爲繼,將逼農民走上街頭,讓臺灣社會再次撕裂。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