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莎」颱風最快明天在家門口生成 路徑曝光

菲律賓東方海面低氣壓正逐漸發展成臺。(中央氣象局)

今年第9號颱風梅莎」即將誕生,氣象專家表示,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擾動94W預估最快在明天增強爲颱風,颱風生成的位置可能距離臺灣較近,就在臺灣東部海面附近,最快下週一(31日)會影響東部海面,且擾動所在的環境條件不錯,未來發展成颱風後強度將更勝「巴威」,未來強度可能達到中臺等級。

天氣災害預報士賈新興在臉書指出,資料顯示第9號颱風「梅莎」初步估計在明天左右生成。

彭啓明在臉書指出,預期擾動在這一兩天逐步成長爲熱帶性低氣壓,週末生成爲颱風,最快下週一會接近臺灣東部海面,很類似過去從東方海面通過往北前進的颱風,且由於生成位置可能距離臺灣較近,最快影響東部海面也是下週一,距離臺灣有多近仍有很高不確定性,對東部影響程度有多少,較明確的路徑預測要等颱風生成後才知道,但至少預期下週一東部的風浪會較目前西南風的環境下增大不少。

吳德榮於「三立準氣象· 老大泄天機」指出,最新美國(GEFS)系集歐洲(ECMWF)模式顯示,明天(28日)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擾動發展,未來經過海溫高、風切小的環境,時間很長,故模擬強度更甚「巴威」,模擬路徑大致經琉球宮古島一帶東海、再轉向東北韓國方向,由於颱風尚未形成,模式模擬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是否會調整得更接近臺灣將是持續觀察的重點

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張承傳表示,擾動最快明天增強爲熱帶性低氣壓,週六成臺,未來強度有機會達到中臺等級。

最新美國系集模式(GEFS)21次模擬路徑,未來「梅莎」颱風後大致是經琉球至宮古島一帶、東海、再轉向東北往韓國方向。(翻攝自「三立準氣象· 老大泄天機」/擷自tropical tid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