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確診治療得花80 ~210萬元 全民如何一起當抗疫英雄?

不只醫護!「大家合作,就能往解決事情方向走。」(圖/陳永錚攝)

老兵聽到炮彈飛過去的聲音,就知道事情不太對了……。」

臺大急診室主治醫師石富元經歷過2003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疫情的災難,18年後,老兵竟然又遇到同樣嚴峻的狀況。5月14日開始,臺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猛爆惡化,從15日的180個本土病例到18日的240個本土病例,社區感染擴大,過去的太平好日子,忽然不見了。

身處防疫第一線,石富元清楚知道病人不見得會一五一十交代自己的暴露史,

再看到華航機師諾富特飯店事件、宜蘭遊藝場病例,他已經嗅到,「風險明顯在堆高。」

風險積累着,而且現在它們凝結成巨大的壓力球,破空而來。

醫療防線 抗疫體系不能崩

不只醫護!「大家要合作,就能往解決事情的方向走。」

5月15日,指揮中心宣佈雙北進入三級防疫警戒,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臺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說,「理想的狀態,高峰期就會在7到14天后過去,接下來就可能清理乾淨。」從14日開始的2周,是控制疫情的「關鍵時刻」,李秉穎認爲,臺灣應該不至於「每日爆發上千件病例,防疫完全破功」,但「我們要更積極,纔可以有效控制。」

臺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認爲,目前「二級防疫警戒到三級防疫警戒的提升,就是爲了第四級提前部署,先行防治狀況惡化。」陳秀熙說,「5月14日」是個最重要的截點,現在三級防疫警戒,主要是必須讓「時間」來消化「5月14日」之前發生的染疫個案,以及那些尚未被發現的羣聚感染者

可以預期,接下來,每天爆出三位數病例將成爲新常態,陳秀熙說:「要消耗原本社區羣聚感染的個案,需要一定的時間。」先讓子彈飛一會,預期到病例數字,就要預防可能發生的惡化情事

醫療資源、人力都在疫情升高時逐漸被消耗,治療一名重症患者費用約210萬元,這費用除包含院內的治療費外,還有疫調的人事費用,至於輕症或無症狀患者的費用平均約80萬元。資源有限,不能期待醫護成爲超人全民都得當臺灣的「英雄」,就像新北巿立土城長庚醫院院長黃璟隆說的:「大家要合作,我們就能往解決事情的方向走。」

疫苗防線 臺灣隊7月上路

臨牀試驗、搶原料,「指揮中心每週盯四次進度」

全員抗疫的當頭,國產疫苗廠高端正在打另一場艱困的戰爭,爲7月疫苗上市做準備。

從去年2月,高端就預料原料會缺貨,隨着研發結果愈來愈樂觀後,開始拉高備貨空針至今約備有200萬劑。「每天都跟國外廠商協調確認,缺一個都不行。你能想像疫苗研發生產出來,卻沒有容器裝填嗎?」高端執行副總經理李思賢加重語氣強調,這種難以想像的情況,在全球疫苗大戰的非常時刻,「真的會發生。」

高端疫苗在4月底完成4000人的二期臨牀試驗,現在正靜待安全性測試結果。如果副作用在可接受範圍內,可望六月中向食藥署申請緊急授權(EUA),7月底前施打,預計在4到5個月內,提供政府所需的五百萬劑。

繃緊神經、上緊發條的不只是廠商,指揮中心更是人盯人地看緊進度。「每個星期,指揮中心都來確認3、4次,包括:資料結果、產能、交期有沒有問題。」李思賢說。

政府規畫,總計有近3000萬劑疫苗,其中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1000萬劑,莫德納505萬劑,從「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平臺購買476萬劑,其餘就由國內高端、聯亞各提供五百萬劑補足。

18日,美國總統拜登突然宣佈要釋出2000萬劑疫苗輸出,駐美代表蕭美琴身負重任要搶下莫德納疫苗,若順利,6月底前應有疫苗抵臺。只是在目前全球缺貨下,「疫苗只有上飛機那一刻纔算數。」一位不具名的醫師說。

國內另一家預計供貨500萬劑的疫苗廠商聯亞生技,董事長特助彭文君則估計在6月底申請EUA,也極力爭取在7月供貨,時程約比高端晚兩星期。

疫情在燒,民心在慌,疫苗之途要如何迅速補上,政府、業者同島一命奮戰中。

同島一命,眼下臺灣的處境確實是這樣。此前,我們靠着境外移入者14天隔離、7天自主管理的做法,加上完整的疫調行動,不必廣篩普篩,仍能成爲疫災世界的例外天堂;但,卻也因爲對航空機組員「例外折扣」防疫作法,讓詭譎病毒終於找到闖進臺灣的意外入口。

例外成爲破口,這是猛然驟升疫情帶給我們的一堂課。現在,疫正當空,已經沒人能成爲例外,必須用最高規格的防疫素養協力堵住另一次的意外。

深入解析「臺灣關鍵14天戰疫」 詳見第1274期《今週刊》。

《今週刊》(第12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