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事件 環時:外部勢力要香港難堪

阿根廷球星梅西在日本賽亮相,引發許多大陸球迷不滿。 圖/路透社

國際邁阿密四日對香港隊的表演賽,球王梅西沒下場,但在七日對日本神戶勝利船的友誼賽上陣了半小時。中共黨媒「環球時報」昨天發表社評指,不能排除此做法有政治動機的猜測,可能有外部勢力故意要藉此讓香港難堪。

梅西七日在微博帳號發文向「所有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的球迷朋友們」表示「很遺憾」,指出因爲「腹股溝有傷」沒能在香港站的友誼賽中出場,「我的傷處發腫並有痛感」。他提到,「瞭解我的朋友會知道我想在每場比賽中都全力以赴,特別是在這樣和隊友們遠道而來的情況下,球迷們都很期待看到我們健康登場」。

梅西還說,「希望有天我們有機會回來,爲香港地區的球迷朋友傾力獻上比賽。我也盼着能儘早回來大陸地區和大家分享足球的快樂」,他並祝大家龍年大吉。

不過,絕大多數的大陸和香港網民和球迷不埋單,大陸官媒「環球時報」社評稱,香港不是第一次組織大型國際足球友誼賽事,但像梅西和國際邁阿密這樣的情況,可以說極其罕見。梅西和國際邁阿密的解釋無法服衆,外界對背後真實的原因有許多猜測,有一種說法是,其做法有政治動機,香港有意打造盛事經濟,有外部勢力故意要藉此讓香港難堪。

社評稱,「沒有永遠不過氣的球星」,只有永遠不過氣的對足球的熱愛,誰要背離這項運動的初心,不管出於什麼動機,都不會有好結果。

香港體育界的立法會議員霍啓剛再在社交平臺發千字文,質疑梅西受傷的說法是否撒謊。霍啓剛表示,事件涉及公衆利益,就算主辦方Tatler放棄港府一千六百萬元資助,但事件絕對不能「算數」。他說,梅西在日本出賽等於是在香港球迷傷口上撒鹽。

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梅西四日在香港宣佈因傷不能出賽,但三日後梅西在日本卻活躍自如上陣,並在球場上進行不短時間的激烈運動,如此反差,香港市民都有很多疑問,主辦方Tatler及球隊邁阿密國際都應該要回應市民的疑問。」昨天起已有部分博主和球迷發佈影片,當衆剪掉價值不菲的梅西簽名球衣,以示抗議。

微博認證爲體育博主的「足球徐澤鑫」說,阿根廷今年三月原訂的中國行「百分之九十九泡湯」,除非事情突然間扭轉,否則去年梅西在北京對澳洲一戰,大有可能成爲梅西球員生涯最後一次在中國大陸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