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升破7.2創三個半月新高 人民幣重回升值通道

11月20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7.1612,上調116點,升值至2023年8月11日以來最高,升幅創2023年9月12日以來最大。離岸和在岸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同步升破7.2,均創8月7日以來新高。

市場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幣匯率重回升值通道,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的因素正在逐步積累,年內人民幣匯率或仍有小幅升值空間。

國內經濟動能持續修復,積極政策措施大幅提振市場信心

一德期貨外匯分析師車美超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表示,從金融風險來看,政策當局也在採取積極的措施化解,有助於緩解市場擔憂。11月17日央行等三部委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研究近期房地產金融、信貸投放、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等重點工作。會議指出要繼續加大政策落實和工作推進力度,落實好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的要求,以信貸增長的穩定性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增長,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這給市場再度注入一劑強心針,大幅提振市場信心。

此外,最新發布的10月份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簡報顯示,截至10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24萬億元,這意味着境外機構10月增持人民幣債券規模達423億元,創4個月以來新高,顯示在國內經濟修復向好的預期下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的信心有所提升。

車美超表示,年底財政部將在香港發行兩期160億元和100億元的人民幣國債,央行也將在香港發行離岸票據,通過離岸市場回收流動性,提高做空人民幣的成本,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一定支撐。另外,考慮到人民幣匯率走勢季節性因素,年底外貿企業結匯需求將明顯增強,這將推動人民幣匯率階段性回升。

此外,近期中美關係顯著改善,有助於提振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11月15日中美元首舉行會晤,認可雙方團隊自巴厘島會晤以來討論確立中美關係指導原則所作努力,強調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保持溝通、防止衝突、恪守《聯合國憲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負責任地管控雙邊關係中的競爭因素。

南華期貨宏觀外匯分析師周驥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表示,本次中美元首會晤營造了兩國良好氣氛,意味着短期關鍵催化性事件的落地。中美關係的良好疊加施壓於人民幣匯率的外部壓力在短期有所緩解,意味着接下來需關注市場對人民幣基本面的預期是否能夠有效改善。近日國內公佈宏觀經濟和金融數據好於預期,疊加央行等三部門發聲,人民幣匯率繼續往升值方向前進。

平安證券策略團隊指出,從季節性來看,年底通常是結匯的高峰,這有助於對衝匯率的貶值壓力。尤其是今年以來,企業結匯意願較低,銀行代客結售匯規模明顯低於往年。一旦企業年底由於財務需求集中結匯,這有助於提振人民幣匯率。

人民幣匯率外部貶值壓力有所減輕

外部因素方面,平安證券策略團隊指出,美元指數可能保持區間震盪走勢,震盪中樞將會有所下移。美元指數的走勢仍將受到經濟通脹數據和美聯儲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預期管理。目前海外交易進入數據驅動模式,在經濟數據沒有明顯轉弱之前,美聯儲希望利率保持在限制性水平。當美國金融條件由於美元升值、美債利率飆升導致過緊時,美聯儲可能會釋放鴿派信號;同樣,如果市場過早交易降息預期,導致美國金融條件寬鬆時,美聯儲會釋放鷹派信號,因此在這種環境下,美元指數很難趨勢上行或者趨勢下行。不過,從更長時間維度來看,美元指數將會震盪趨弱。

車美超表示,美國就業市場韌性出現鬆動,上週公佈的最新美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顯示通脹壓力緩解顯著,增大了市場對美聯儲結束本輪加息週期概率的押注,短期內對美元及美債收益率產生下行壓力,美元指數的回落疊加中美利差倒掛程度收窄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人民幣的外部貶值壓力。

技術面看,離岸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已突破3個月來高位區間震盪的上沿,且無缺口需要回補,預計年末運行中樞將有所上移,重點觀測中間價報價位置,市場價或向中間價報價迴歸並圍繞其上下波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